首页> 中文学位 >利癖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6h】

利癖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对大鼠乳头直径的影响

2 对大鼠乳头高度的影响

3 对大鼠血清性激素 E2、P、PRL的影响

4 对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讨论

1 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机认识

2 对乳腺增生病治疗的认识

3 利癖消胶囊的立法依据与组方原则

4 乳腺增生病模型

5 结果分析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7 实验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利癖消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的作用,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该药的广泛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联合造模方法,将 50 只雌性健康成年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利癖消胶囊组、乳癖消胶囊组、疾病模型组、正常组,除疾病模型组20只大鼠外,其余各组1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开始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药物处理。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乳头直径和高度的变化,腹主动脉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 E2、P、PLR 含量,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1 对大鼠乳头直径变化:疾病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其第 2、3 对乳头直径明显增加(P<0.05);经药物灌胃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乳头直径明显减小与疾病模型组比较(P<0.05)。
  2 对大鼠乳头高度变化:疾病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其第 2、3 对乳头高度明显增加(P<0.05);经药物灌胃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的乳头高度明显减小(P<0.05).
  3 血清性激素变化: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疾病模型组大鼠血清 E2含量明显升高,血清PRL含量明显增加,血清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药物灌胃治疗后乳癖消胶囊组、利癖消胶囊组与疾病模型组大鼠相比较:药物治疗组血清E2、PRL含量显著降低,血清 P含量明显升高(P<0.01)。并且利癖消胶囊组可能优于乳癖消胶囊组(P<0.05)。
  4 病理形态学变化:疾病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增生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都为重度增生;经药物灌胃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的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与疾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利癖消胶囊能够减轻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缩小乳头的直径、降低乳头的高度,明显降低血清 E2含量及 PRL 含量,显著升高血清 P含量,改善增生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能有效的防治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乳腺增生,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性腺轴乳腺增生病大鼠的血清性激素含量的水平,使雌激素、孕激素得比例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产生抑制和治疗乳腺增生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