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消灌肠剂治疗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
【6h】

清消灌肠剂治疗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评价

2 两组患者疾病症状改善评价

3.两组病情分级疗效比较

4 两组治疗前后直肠黏膜炎症改善评价

5.两组治疗前后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比较及评价

6 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

7 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UP的认识

2 中医对UP的认识

3 方药分析3.1 方解

4 现代药理学研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清消灌肠剂对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直肠炎(U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选取 2012年 3月~2013年 1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UP患者68例,所有病例均经电子肠镜确诊,且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给予清消灌肠剂,每日早晚各抽取70ml加温至37℃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复方黄柏液(国药准字Z10950097,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ml,用温开水调匀至 70ml,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早晚各一次。14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轻重用药2-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症状、体征、结肠镜下肠粘膜、病理及大便常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在停药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治疗组完全缓解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完全缓解 14例,有效 13例,无效 7例,总有效率 79.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各症状均有改善(P<0.05);对于黏液脓血便、下腹痛、里急后重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优(P<0.01),但对于腹泻,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很好疗效(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对肛内热痛及指诊体征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对中度病情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轻度、重度病情的疗效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轻度直肠炎,两种药物均有很好疗效;4.在直肠黏膜炎症改善比较中,两组治疗后肠镜下及黏膜组织学征象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对充血水肿、糜烂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前后便常规红/白(脓)细胞的影响:治疗后两组便常规中红/白细胞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红/白细胞改变上没有显著差异,不能认为治疗后两组在改善便常规中红/白细胞上有何差别(P>0.05);6.疗程结束后6个月,对两组经治疗后显效及有效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其复发情况。两组复发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清消灌肠剂可明显改善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炎症改变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小,治疗后患者复发率低,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