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脉活血饮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通脉活血饮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实验材料

1.2实验药物的制备

1.3动物造模

1.4造模成功神经功能判断

1.5给药方法

1.6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1.7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2.1大体情况观察

2.2神经功能评分

2.3对血液流变学影响

2.4血清丙二醛的含量比较

讨论

1.1改善脑血液循环

1.2降低细胞形态学损伤

1.3改善细胞能量代谢

1.4抗氧化作用

1.5拮抗神经毒性作用

1.6减轻炎症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文献综述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饮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证实通脉活血饮对急性脑梗死有治疗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20±20g,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A)、模型组(B)、尼莫地平组(C)、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通脉活血饮中剂量组(E)、通脉活血饮低剂量组(F),每组 10 只,实验室室温 23±2℃,相对湿度保持在55%左右,常规饲料喂养,长期供应蒸馏水。实验前将动物置于室内适应环境一周,室内温度控制在 20~25℃,采用分笼、架式、专人喂养。按照经典Longa造模方法制造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剔除手术后死亡大鼠,给药方法:A,B组给予蒸馏水;C组给予尼莫地平混悬液;D,E,F 组给予通脉活血饮(3 组药物浓度不同)。分别检测腹主动脉血清 MDA的含量以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对6组大鼠实验所得数据分析显示:全血高切黏度尼莫地平组(C)、通脉活血饮中低剂量(E,F)组与模型组(B)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全血低切黏度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与模型组(B)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但与其余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与模型组(B)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尼莫地平组(C)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各治疗组(C,D,E,F)与模型组(B)比较,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腹主动脉血清MDA的含量比较显示:通脉活血饮中高剂量组(D、E)、尼莫地平组(C)血清MDA含量明显减低,与模型组(B)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与尼莫地平组(C)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尼莫地平组(C)及通脉活血饮各组(D,E,F)与模型组(B)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尼莫地平组(C)与通脉活血饮各组(D,E,F)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显示:①通脉活血饮能改善给药6d后造模成功大鼠6h血液流变学指标;②通脉活血饮能够降低急性血清中MDA含量,从而阻止急性脑缺血大鼠的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急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损伤。③通脉活血饮对大鼠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