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及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
【6h】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及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主要英文缩写词一览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意义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耐药的关联研究进展

在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书期间承担或参与的基金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黄曲霉毒素B<,1>(AFB<,1>)摄入是我国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病的两大主要危险因素。此外,吸烟、饮酒和遗传背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 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与HCC低发区比较,在高发区,粮食受AFB<,1>污染的程度更严重,同时当地居民血清AFB<,1->白蛋白加合物的水平也显著增高。AFB<,1>在体内经Ⅰ相代谢酶活化为AFB<,1>-8,9-环氧化物,该致癌物与DNA上鸟嘌呤(dG)的N<'7>特异性结合,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形成AFB<,1>-N<'7>-dG和AFB<,1>-FAPY两种大加合物,导致DNA发生G>T碱基颠换等多种突变和损伤,并强烈抑制DNA的复制。这种损伤是基因突变和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而核昔酸切除修复(NER)通路被认为是机体内修复AFB<,1>所致DNA损伤的最主要途径。 NER通路主要基因有:①DNA损伤的识别:涉及XPA、XPC等基因;②损伤部位DNA链的打开:由TFIIH的亚基ERCC3/XPB和ERCC2/XPD解旋酶打开DNA双链;③寡核苷酸链的切断:XPG和XPF-ERCC1复合体分别在损伤部位的3’端和5’端切断DNA单链;④PCNA、RPA等基因完成缺损部位单链片段的再合成和修补缺口。其中,损伤的识别/切除是通路中的限速或调节环节。在通路中,各个基因发挥着相应的独特作用,并按照严格的顺序加入和置换出NER过程,其中任何一个基因的功能异常即可导致整个通路对损伤修复的效率。 研究显示,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导致不同个体对复杂疾病的易感性和对药治疗的敏感性等出现差异的最基本分子基础和最主要表现形式。SNP不但与肿瘤的易感性有显著性关联,用于判断疾病的患病风险,还与肿瘤的疗效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能作为反映疾病进展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同样,NE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个体DNA损伤修复能力差异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可影响个体的肿瘤易感性和肿瘤患者的预后。目前,已在肺癌等肿瘤的病例一对照研究中,发现了XPD等NER基因的多态性与肿瘤的易感性以及患者化疗后的预后等显著相关。但在NER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方面,目前在国内外仅检索到2篇文献报道,这两项研究检测的位点均是XPD Lys751Gln,均未发现此位点的多态性与HCC的易感性存在显著性关联。NER通路其他基因的多态性与肝癌的易感性、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关系均未见报道。在前期的研究中,本研究小组建立了SNP发掘、分型和遗传分析的技术平台,对100多个与HCC等疾病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大规模重测序。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确定了NER通路中6个基因共11个位点(ERCCl C8092A、ERCCl Asn118Asn、XPA 3’UTR、XPA G-4A、XPC G-5A、XPC Intron 9 PAT、XPD Asp312Asn、XPD Lys751Gln、XPF T26523C、XPG His46His和XPG His1104Asp(最小等位频率均超过5%),分析这些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广西人群HCC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这些多态性与HCC临床表型及疾病进展(如TNM分期、远处转移、门静脉侵犯等)的关联性,以期阐明NER基因多态性在HCC发生和疾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 【结论】 1.本研究是首个对整个NER通路中涉及的主要基因的多态性与HCC的遗传易感性和临床表型进行关联分析的研究。其中在易感性关联研究方面,除了XPD Lys751Gln外,其他位点的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而NER基因多态性与HCC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亦未见报道。 2.在调整了HBV感染状态,以及经过多因素校正和Bonferroni Correction校正后,本研究中11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的频率在HCC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各基因型作为单因素时,其与HCC的遗传易感性均无显著性关联。 3.HBV感染状况对NER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的关系有明显影响。其中,HBV感染能显著增强NER基因各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共有8个基因的15个基因型与环境因素有显著交互作用,影响个体的HCC患病风险。 4.不管是否合并有HBV感染,随着携带的NER基因风险性基因型数目的增多,个体罹患HCC的风险均显著增高。 5.XPD Lys751Gln和Asp312Asn的突变基因型的频率在我国大陆人群中低于台湾人群和白色人种的频率,有显著的种族特异性。 6.NER基因多态性还与HCC 临床表型及疾病进展有显著性关联,可能成为早期诊断HCC和判断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