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化痰活瘀法干预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机制探讨
【6h】

化痰活瘀法干预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病例入选标准

4 研究方法

5 资料分析与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临床疗效资料比较

3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5 依从性分析

理论探讨

1 中医药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现代研究

3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与血液流变学、血压变异性的相关研究

4 课题理论探讨

5 课题结果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高血压病痰瘀互结与血压变异性研究进展

附录2 研究报告表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证候评分、血压变异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了解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与血压变异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以评价化痰活瘀法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化痰活瘀法改善血压变异性的机制。
  方法:
  病例来源于2013年4月~2014年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入选标准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予以化痰活瘀基本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药物均由三附院药剂科提供,化痰活瘀基本方由药房统一代煎(每付煎2袋,200ml/袋),每次1袋,早晚各1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5mg/片)晨起服1片。观察周期为8周,记录患者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水平、24h血压变异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所有数据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1、一般情况:本研究中60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无剔除、脱落、中止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4%,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两组降压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两组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①在改善白昼平均压方面,治疗组对白昼平均收缩压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于舒张压的改善疗效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②在改善夜间平均压方面,治疗组对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改善血压变异率方面,治疗组在24小时收缩压变异率、24小时舒张压变异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5、两组血流变指标比较:治疗组对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对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明显影响,对照组则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6、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进行一般体格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均无异常变化。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化痰活瘀基本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更有效的改善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患者症状、控制血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状态,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低血压及改善血压变异性的目的。研究验证了导师关于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致壅致眩”的病机认识,及提出的“化痰活瘀、降黏开壅、平和降压”治疗原则的科学性、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