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胸腺上皮肿瘤MSCT表现与病理分期及WHO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6h】

胸腺上皮肿瘤MSCT表现与病理分期及WHO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胸腺上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和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均起自胸腺上皮组织,存在多种组织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5例胸腺上皮肿瘤手术病理及多层螺旋CT资料,旨在探讨CT对TET侵袭性的诊断价值以及TET组织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复习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5例TET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中间值为42岁(3至75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9例),胸闷、胸痛(19例),37例因体检或合并症发现,其中最主要为合并重症肌无力(19例)。54例TET患者行手术肿瘤切除获得病理结果,11例患者经穿刺获得病理结果。CT检查发现纵隔肿瘤至手术时间间隔为7天至1个月,平均11天。
   2使用SIMENSE Sensation16螺旋CT机和GE64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到横膈。SIMENSE CT机采用120KV、200mA,扫描视野(Field ofview,FOV)220~380mm,矩阵512×512,层厚、层距为5~10mm;GE CT机采用120KV、300mA进行扫描,FOV为360~360mm,矩阵512×512,层厚、层距均为5mm。全部病例均行平扫检查,55例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欧乃派克60~100 m1(300 mgI/m1),注射流率为2.0~3.0 ml/s。用工作站进行血管重组和多平面重组(MPR)。肺窗,窗宽1500~1700,窗位-400~-500;纵隔窗,窗宽300~350,窗位30~40。
   3复习CT图像,并记录CT征象,判定肿瘤侵袭性以及Masaoka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所有病例依据WHO最新的组织学分型标准
   (2004)重新分为6种亚型:A、AB、B1、B2、B3和胸腺癌,并简化为3个亚型组,低危组(A、AB、B1型)、高危组(B2、B3型)和胸腺癌。
   4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等级相关使用秩和检验。TET的各种CT征象与组织学分型的亚型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x2检验,当n≥40且T≥5时,取Pearson Chi-square P值;当n≥40且某个格子出现1≤T<5时,取Continuity Correction P值;当n<40或T=0时,采用精确概率法。各亚型组长径、短径的差别采用方差分析的LSD检验。检验水平a=0.05。(n为总例数,T为单个格子例数)
   结果:
   1 TET的MSCT表现22例非侵袭性胸腺瘤,肿瘤边缘均呈光滑表现,纵隔脂肪层均清晰,其中14例外形均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强化;34例为侵袭性胸腺瘤,均表现为正常脂肪间隙消失或肿块与肺接触面不规则,其中21例外形呈分叶状,边缘不整,14例病灶见坏死囊变,12例病灶见钙化;9例胸腺癌,其中8例肿瘤外形呈分叶状或不规则,7例病灶边缘不光滑,8例病灶内囊变坏死,6例提示胸膜受侵,5例有纵隔淋巴结或远处转移,8例不均匀强化。
   2侵袭性TET的MSCT表现与病理对照36例侵袭性肿瘤的CT均显示前纵隔软组织肿块,肿块包膜不完整24例,胸膜受侵14例,心包受侵9例,血管受侵9例。一共96个病变可以对照,结果为86个真阳性,7个假阳性,0个真阴性,3个假阴性,准确度为89.6%(86/96)。
   3 TET的MSCT分期与病理分期对照54例TET通过MSCT判定肿瘤分期再与病理分期对比,MSCT诊断四个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3.3%(15/18)、76.5%(13/17)、90.9%(10/11)、100.0%(8/8),总的准确度为85.2%(46/54)。
   4 TET组织学分型与病理分期相关性经手术病理确诊54例TET中,A型4例,AB型6例,B1型12例,B2型14例,B3型12例,胸腺癌6例。Masaoka病理分期中,Ⅰ期18例,Ⅱ期17例,Ⅲ期11例,Ⅳ期8例。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相对比,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γs=0.597,P=0.000)。
   5 TET的MSCT征象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65例TET中,低危组25例,高危组31例,胸腺癌组9例。肿块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纵隔脂肪层清晰、均匀强化的CT征象提示为低危组(A、AB、B1型),而CT征象显示不规则外形、病灶内坏死或囊变、纵隔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胸膜或血管结构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不均匀强化则提示胸腺癌。高危组(B2、B3型)与低危组之间、高危组与胸腺癌组之间在CT征象上存在一定的重叠。
   结论:MSCT检查对TE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CT对侵袭性肿瘤术前分期及病变范围的显示准确,对临床进行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病理分期存在相关性,二者可为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肿块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纵隔脂肪层清晰、均匀强化的CT征象提示为低危组(A、AB、B1型),而CT征象显示不规则外形、病灶内坏死或囊变、纵隔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胸膜或血管结构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不均匀强化则提示胸腺癌;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高危组与胸腺癌组之间在CT征象上存在一定的重叠,鉴别存在困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