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6h】

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介入栓塞剂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单纯栓塞剂对肝癌肿瘤血管及供血动脉栓塞的价值。
   方法: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介入治疗;A组:27例,给予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选择性肝肿瘤血管及供血动脉栓塞治疗;B组:30例,给予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及化疗药混合物选择性肝肿瘤血管及供血动脉栓塞治疗;C组:32例,常规TACE术,化疗药物灌注术+碘化油及化疗药混合物选择性肝肿瘤血管及供血动脉栓塞治疗;B、C两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三组肝癌患者介入术后肿瘤坏死程度,肝损情况及AFP的变化、副反应发生程度和3个月、6个月、9个月各组转移情况及近期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肿瘤坏死率:术后4周A、B两组患者肿瘤的坏死率均高于C组(P<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损害: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害程度依次为C>B>A组;AFP下降程度:A、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A、B两组与C组比较有差异,下降程度均高于C组;术后副反应情况:三组术后均有腹痛、发热,A、B两组均高于C组(P<0.05),但A、B两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及WBC下降较轻,B、C两组发生率高于A组(p<0.05),但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转移情况:A、B、C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转移率分别为7.4%、11.1%、18.5%,6.7%、13.3%、16.7%和9.3%、15.6%、25.0%,A、B两组间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C组(P<0.05)。近期生存率:三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9个月及12个月,A、B两组生存率均高于C组(P<0.05),但是,A、B两组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KMG为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有效、作用持久、可降解的栓塞剂。KMG+碘化油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其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而与TACE+KMG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其优势在于不使用化疗药物,可避免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病人的耐受性,更适用于体质弱不能耐受化疗毒副反应的患者,拓宽了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征,而且栓塞程度更彻底,可减少TACE次数。而常规TACE术疗效主要取决于栓塞剂的选择及对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