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外暴露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6h】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外暴露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流行病学调查

3 标本收集

4 血清HBsAg的检测

5 血细胞DNA的提取

6 PCR扩增及酶切

7 统计分析

8 质量控制

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的均衡性比较

2 常见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

3 遗传平衡性检验(Hardy-Weinberg检验)

4 代谢酶基因多态的分布及其与肝癌发生的风险

5 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效应

6 基因-外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

讨论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代谢酶基因多态的分布及其与肝癌发生的风险

3 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与肝癌的关系

4 基因-外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肝癌的关系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Ⅰ相代谢酶基因(CYP2E1、CYP1A1)和Ⅱ相代谢酶基因(GSTM1、EPHX1)的多态性与广西西南部地区人群中肝癌易感性的关系,并从基因-基因、基因-处暴露因素的角度,探讨代谢酶基因间以及各代谢酶基因与外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为肝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寻找相关分子标志物,以及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和化学预防提供一些线索。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包括肝癌病例102例,正常对照102例,研究对象均来自广西西南部地区,运用PCR和PCR-RFLP等实验技术,检测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检验对照组中各代谢酶基因型的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分析CYP2E1、CYP1A1、EPHX1和GSTM1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及其与肝癌风险关系,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s,CI)来表示相对危险度;采用基于相乘模型的叉生分析法分析基因-基因、基因-处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
  结果:
  1、一般资料: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民族等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外暴露因素的分布:饮酒、HBsAg携带情况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95%CI)分别为2.08(1.181~3.663)、20.833(9.882~43.922);而吸烟在肝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93),其OR(95%CI)为1.606(0.923~2.792)。
  3、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对照组中CYP2E1、CYP1A1和EPHX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
  4、代谢酶基因多态的分布情况:
  (1) GSTM1 null、no-null基因型频率在肝癌病例组分别为52%、48%,在对照组分别为41.2%、58.8%,两组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384,P=0.123)。
  (2)CYP2E1经RsaⅠ酶切c1/e1、c1/c2、c2/c2基因型频率在肝癌病例组分别为61.8%、30.4%、7.8%,在对照组分别为55.9%、41.2%、2.9%,两组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4.322,P=0.115)。
  (3)CYP1A1经MspⅠ酶切所得Ⅱe/Ⅱe、Ⅱe/Ⅴa1、Ⅴa1/Ⅴa1基因型频率在肝癌病例组分别为34.3%、46.1%、19.6%,在对照组分别为43.1%、45.1%、11.8%,两组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3.036,P=0.219)。
  (4)EPHX1经RsaⅠ酶切所得His/His、His/Arg、Arg/Arg基因型频率在肝癌病例组分别为72.5%、25.5%、2%,在对照组分别为62.7%、37%、1%,两组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966,P=0.226)。
  经校正后,各OR有增大趋势,但是差异均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效应:
  (1)两两基因的联合:GSTM1与CYP2E1的联合、CYP2E1与CYP1A1的联合,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分别为0.005和0.04),且均为协同作用(I>1)。其余基因的两两联合对肝癌的风险可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
  (2)三个基因的联合:GSTMI、CYP2E1、CYP1A1三者联合,GSTMI、CYP2E1、EPHX1三者联合,EPHX1、CYP2E1、CYP1A1三者联合,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P交互分别为0.001、0.016和0.032);GSTMI、CYP1A1、EPHX1三者联合可能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P交互=0.066),但是联合后的OR均有增大趋势。
  (3)四个基因的联合:把GSTM1null基因型、CYP2E1c1/c1基因型、CYP1A1Ⅱe/Ⅴa1或Ⅴa1/Ⅴa1突变基因型、EPHX1 His/His基因型视为危险因素,随着暴露因素的增加,个体患肝癌风险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64,P=0);携带GSTM1null基因型、CYP2E1c1/c1基因型、CYP1A1突变基因型且EPHX1 His/His基因型患肝癌的危险性是携带GSTM1 no-null基因型、EPHX1 His/Arg或Arg/Arg、CYP2E1c1/c2或c2/c2且CYP1A1 He/Ⅱe型的6.876倍,其95%CI为1.104~42.798。
  6、基因-处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
  (1)饮酒联合GSTM1、CYP2E1、CYP1A1、EPHX1各代谢酶基因多态对肝癌的发生均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P交互均小于0.05,I均大于1)。
  (2)吸烟联合EPHX1基因多态对肝癌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交互=0.029,I>1);吸烟与CYP1A1基因多态的联合对肝癌的发生可能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P交互=0.227),而吸烟联合GSTM1、CYP2E1各基因多态与肝癌交互作用的P交互处于临界值。
  (3) HBsAg与GSTM1、CYP1A1、EPHX1各代谢酶基因多态对肝癌的发生均存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交互均小于0.05,I均大于1),而HBsAg联合CYP2E1基因多态对肝癌可能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P交互=0.305)。
  结论:
  GSTM1、CYP2E1、CYP1A1、EPHX1单一基因的多态性对肝癌可能没有效应或作用微弱,但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多态联合或与外暴露因素的联合作用,患肝癌的风险性增强,而不同基因间的联合以及不同基因与外暴露因素的联合作用对肝癌的风险又不尽相同,因此,在探讨基因的易感作用时,应考虑基因-基因、基因-处暴露因素的关系,在肝癌筛查和防治工作中,应联合考虑相关分子标志物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和化学预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