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edgehog信号通路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肝细胞癌易感性关系
【6h】

Hedgehog信号通路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肝细胞癌易感性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写词汇参考表

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实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特征

2.2 等位基因的分型结果

2.3 对照组人群SNPs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的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结果

2.4 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各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2.5 rs342376船位点与HCC发病关系的分层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Hedgehog(Hh)信号通路不仅在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细胞增殖调控和组织分化等重要作用,而且在肝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从内胚层肝前体细胞、胚胎干细胞到成体肝细胞等各期均有Hh信号的应答,在肝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h通路过度激活在胚胎性肝细胞恶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通路重要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SNPs)可能导致相应基因功能异常,进而可能影响个体对肝癌的遗传易感性。本文应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1041例肝癌病例和1074例非肿瘤个体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研究Hh通路基因启动子区SNPs及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与肝癌遗传易感的关系,识别出肝癌的易感遗传变异位点,为肝癌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选自2007年6月到2011年4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肿瘤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其临床表现、血清肝癌标志物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确诊为肝癌的新发病例做为病例组,总计1041例,研究对象入院前均未接受放疗和/或化疗治疗,既往无恶性肿瘤史及转移病史;对照组选自于2007年6月-2011年4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74例非肿瘤患者;采用调查问卷(详见附表)的形式统一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以及暴露因素资料,并按性别、年龄(±5岁)等与病例组频数匹配。抽取每个研究对象的3ml外周静脉血,运用苯酚-氯仿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分子,应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检测Hh信号通路重要基因(SHH基因、PTCH基因r、GLI1基因、GLI3基因、STK36基因、HHIP基因)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
  分别采用t检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x2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各SNP位点肝癌发病风险的比值比(oddsratios,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SNPs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关系以及基因-环境(如HBV感染,饮酒,吸烟等因素)交互作用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结果:
  (1)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环境暴露分布情况
  在实验结果中,提示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分布存在差异(P<0.05),然而性别结果显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中提示吸烟者、饮酒者和HBV感染者所占比例都高于对照组,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各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饮酒、吸烟、HBV感染等因素之后,以携带野生基因型AA者相比,携带STK36基因rs34237608(A>G) AG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降低了67%(调整OR=0.67,95% CI:0.47-0.95),而携带rs34237608GG基因型个体与肝癌的发病风险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关联(调整OR=0.78,95%CI:0.19-3.25)。显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携带野生基因型AA者相比,携带AG/GG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降低了67%(调整OR=0.67,95%CI:0.48-0.95);进一步分别按年龄、性别、民族、吸烟、饮酒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34237608位点在各层间与HCC的发病风险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亦未发现该位点与各暴露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本研究未发现SHH基因rs872723(C>T)、SHH基因rs9333596(T>C)、PTCH基因rs16909919(C>T),GLI1基因rs2242578(G>C)、rs10783827(G>T)、rs1344645(G>T),GLI3基因rs10951668(A>C),STK36基因rs2241527(G>A),HHIP基因rs7689420(C>T)、rs7675744(T>C)、rs72617420(A>C)、rs6845999(C>T)、rs1355603(C>T)位点多态与肝癌的发病风险有关联。
  (3)rs34237608位点与HCC发病关系的分层分析
  进一步分别按年龄、性别、民族、吸烟、饮酒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34237608位点在各层间与HCC的发病风险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环境因素与rs34237608位点的交互作用与HCC的发病风险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STK36基因rs34237608(A>G)可能与广西人群肝癌的发病风险有关, rs34237608突变等位基因G可能减小肝癌的发病风险,但我们的结论需在大样本的不同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