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实验观察
【6h】

兔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实验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1 药物和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1.4 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实验数据

讨论

1 骨筋膜室综合症造模及验证

2 血氧饱和度在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诊断的价值

3 实验数据分析

4 骨筋膜室综合症其他诊断方法

5 血氧饱和度在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诊断的不足

6 临床症状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诊断的仍不可缺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骨筋膜室内压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

致谢

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兔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血氧饱和度、骨筋膜室内压变化及肌肉病理改变,研究骨筋膜室内压与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探讨血氧饱和度测量在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实验用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用袖带止血带法建立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模型。造模时间:A组,空白对照组;B组,4小时;C组,6小时;D组,8小时。造模完成后,使用Whiteside法测量右下肢骨筋膜室内压,测量双侧肢体远端血氧饱和度,切开骨筋膜室观察大体病理,取小腿胫前肌肉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数据统计分析数据使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6.0对各组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Levens),各组的血氧饱和度、骨筋膜室内压数据进行单因法两两比较(即LSD-t法),检验显著性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最后对所有组的骨筋膜室内压及血氧饱和度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R|>0.3认为有相关性。
  结果:24只实验用新西兰兔纳入数据,各组数据LSD-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①骨筋膜室内压A组为(3.44±2.22) mmHg,随造模时间推移压力升高,B组为(22.54±6.77) mmHg未达骨筋膜室综合症标准,C组、D组时骨筋膜室内压上升至(32.77±7.13) mmHg及(37.39±5.67)mmHg,达到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标准。②右下肢(造模侧)血氧饱和度A组为(98.36±1.32)%,随时间推移降低,在B组中为(93.43±3.88)%,肢体有缺氧表现。在C组、D组为(85.45±5.68)%、(82.08±5.83)%为中重度缺氧。左下肢(健侧)血氧饱和度分别为:A组(98.03±1.47)%,B组(97.79±0.79)%,C组(98.83±0.42)%,D组(97.89±1.02)%,各组均正常,无缺氧表现。③骨筋膜室内压与血氧饱和度数值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呈高度负相关(r=-0.819,p=0.000)。④胫前肌肌肉切片HE染色光镜下可见,随时间推移肌细胞肿胀加剧,由可逆损伤逐渐变为不可逆损伤,最后肌细胞坏死。
  结论:在兔骨筋膜室综合症中,4-6h时骨筋膜室内压升高达到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形成的重要阶段。骨筋膜室内压越高,血氧饱和度越低。动态监测肢体血氧饱和度,可间接反应肢体缺血缺氧的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及体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