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AR指数评价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后的咬合变化
【6h】

PAR指数评价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后的咬合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个人简历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1.4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

1.5头影测量的方法

1.6标志点及测量项目参考《口腔正畸专科教程》[1]

1.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38例患者治疗前后PAR指数及硬组织的变化

2.2 38例患者各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2.3 对存在线性相关的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讨论

3.1 PAR指数及其评价咬合关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2 咬合关系变化与颌骨不调间的关系

3.3 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后的咬合关系稳定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后的咬合变化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值与颌骨不调、前牙牙轴变化的相关性,了解好的掩饰性矫治患者的颌骨不调、前牙牙轴变化的极限。
  方法:选取采用掩饰性的方法矫治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6例,女32例。分别对其正畸治疗前、后进行模型测量和 X线头影测量。
  结果:①38例患者治疗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其中有14例获得了极大改善,占总病例数的36.8%,24例获得了改善,占总病例数的63.2%;②38例患者治疗后加权PAR总值减少量、治疗后U1-SN与治疗前ANB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p<0.05),而治疗后U1-SN减少量、治疗后加权PAR总值变化率、治疗后U1-L1减少量、治疗后U1-L1、治疗后U1-NA减少量与治疗前ANB角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治疗后加权PAR总值减少量与治疗后U1-SN减少量亦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
  结论:①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也可以通过掩饰性矫治获得满意的效果;②患者治疗前的ANB越大,则其治疗前的咬合关系越差;③对于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当其治疗前ANB角大于11°时,可能治疗前咬合关系极其紊乱,如若选择掩饰性矫治,则可能治疗后达不到患者满意的效果,这时应建议患者考虑正颌外科治疗;④PAR指数是公认的能够较好的评价咬合关系的常用指标,但是其本身亦存在许多不足,需要研究设计出更好的更能体现咬合关系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