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疼宁胶囊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6h】

胃疼宁胶囊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胃疼宁胶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 预实验

3 最大给药量实验

第二章 胃疼宁胶囊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内容

3 数据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动物正常脏器组织切片 HE 图

附录二 动物异常脏器组织切片 HE 图

附录三 综述: 胃炎、胃溃疡中成药毒性试验研究概况

附录四 在校期间论文著作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开展胃疼宁胶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及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对胃疼宁胶囊的临床前安全性作出评价。
  方法: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中,选用清洁级 KM小鼠,以胃疼宁胶囊的最大配制浓度0.67g/ml及按0.4ml/10g的最大给药量单次灌胃给药,与溶媒对照组(0.1%CMC-Na溶液)和空白组(0.9%的生理盐水)作比较,持续密切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一般行为、体重、饮食饮水量、活动度、毒性反应及其死亡率。长期毒性实验研究中,将 SD大鼠用 Excel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9%的生理盐水)、溶媒对照组(0.1%CMC-Na溶液)、阳性对照组(以0.1%CMC-Na溶液为助溶剂配制成的胃疼宁片溶液)、胃疼宁胶囊低剂量组(2.31g/kg.bw)、中剂量组(4.62g/kg.bw)和高剂量组(6.93g/kg.bw)。每天定时灌胃给药1次,每周给药6天,连续灌胃给药90天。每周称其体重1次,并根据体重调整给药量,每天进行笼旁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行为状态。于给药期第90天和停药后恢复期14天结束时分别处死2/3(20只)、1/3(10只)(每组雌雄各半)的动物,采用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凝血功能等指标检测,肉眼观察动物脏器组织,并称其湿重,以及做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急性毒性最大给药量实验研究表明,小鼠给予胃疼宁胶囊的最大给药量是26.8g/kg,小鼠没有出现死亡和一般行为的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相比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长期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实验周期中大鼠没有出现一般行为的异常和死亡情况,各剂量组与各对照组大鼠的体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胃疼宁胶囊对动物的正常机能代谢无明显影响。
  血液学中,实验给药期有几类红细胞类指标和白细胞类指标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高剂量组血红蛋白(HGB)雌性偏低(P<0.05)、雄性偏高(P<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雌性偏高(P<0.05),网织红细胞(Ret)雌性偏低(P<0.05),红细胞压积(PCT)雄性偏低(P<0.01),单核细胞数(MONO#)雄性偏低(P<0.01),中性粒细胞数比率(NEUT%)雄性偏低(P<0.01),PT百分活动度(PT%)雌性偏高(P<0.01);中剂量组血小板平均体积分布宽度(PDW)雌性偏高(P<0.01),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雌性偏高(P<0.01),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V)雄性偏高(P<0.01);停药后恢复期雄性高剂量组嗜酸性细胞比率(EO%),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凝血酶原时间(PT)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其数值的波动均在动物正常生理参考值范围之内,这可能是动物的一过性引起,故说明胃疼宁胶囊对大鼠血液学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
  血液生化学中,实验给药期有几类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高剂量组谷草转氨酶(AST)雌性偏低(P<0.01)、雄性偏低(P<0.01),碱性磷酸激酶(ALP)雌性偏低(P<0.01),总胆红素(TBIL)雌性偏高(P<0.01),甘油三酯(TG)雌性偏低(P<0.01);中剂量组总蛋白(TP)雌性偏低(P<0.01),白蛋白(ALB)雌性偏高(P<0.01),葡萄糖(GLU)雄性偏高(P<0.05);低剂量组尿素(UREA)雌性偏高(P<0.01),氯离子浓度(Cl-)雌性偏低(P<0.01);停药后恢复期雌性高剂量组白蛋白(ALB)雌性偏高(P<0.05)与溶媒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葡萄糖(GLU)雌性偏高(P<0.05)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高剂量组葡萄糖偏低,两者之间无量效关系且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波动,上述指标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无生物学意义,故说明胃疼宁胶囊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
  脏器系统中,除了实验给药期雌性高剂量组肝脏系数偏高(P<0.05)、脾脏系数偏低(P<0.05),其余各剂量组雌、雄大鼠的各项脏器湿重系数与溶媒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停药后恢复期也未出现肝脏偏高及脾脏系数偏低的现象,且对其做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下观察无病理改变;恢复期雌性溶媒组卵巢偏大,个别雌性大鼠处于排卵期,病理组织学观察明显可见各级卵泡;雌性高剂量组肺脏系数略小,但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波动,虽有统计学意义而无生理学意义,所以该药物无延迟性毒性反应,故说明胃疼宁胶囊对大鼠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
  病理组织学中,对实验动物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实验给药期及恢复期各对照组和各给药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光镜下观察发现实验给药期有脾充血10例,肺充血9例,由于各对照组和给药组都存在这一现象,且只见血管扩张,未见含铁血黄素沉积,说明只是一时性,可能与处死动物方法及取材有关,与药物作用没有明显关系。实验给药期各剂量组及各对照组各有1例间质性肺炎、空白对照组1例可见气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考虑其原因可能和饲养环境或长期灌胃刺激有关,而引起的动物疾病。高剂量组有1例食管壁有含铁血黄素沉积,说明有陈旧性出血,可能是长期灌胃操作不当所致。实验给药期有5例肠黏膜慢性炎,由于各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光镜下观察均可见动物肠管壁有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炎症及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等现象,这可能是长期灌胃操作刺激或取材时操作不当引起的黏膜脱落,故可认为胃疼宁胶囊对大鼠肠道无损害性改变。低剂量组有1例雌性动物卵巢有滤泡囊肿,属于大鼠的一种自发性疾病。除上述脏器组织光镜下察有明显改变外,其余各剂量组和各对照组动物脏器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小鼠给予胃疼宁胶囊的最大给药量是26.8g/kg(生药量241.2g/kg)。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初步确定胃疼宁胶囊长期灌胃给药后,动物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其无毒安全剂量为6.93g/kg/天,为临床成人最大拟用剂量的90倍。实验证明胃疼宁胶囊在临床用药剂量下是安全的。

著录项

  • 作者

    高丹丹;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
  • 学科 中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随清,李寒冰,王红霞,王利丽,杨晶凡;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83.65;
  • 关键词

    胃疼宁胶囊;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