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网络拓扑改变的研究
【6h】

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网络拓扑改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AAL模板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全局参数、小世界属性比较

2.2 两组脑网络小世界局部聚类系数(Cp)结果比较

3.讨论

3.1 PSD脑网络小世界属性改变

3.2 PSD聚类系数节点改变

3.3 PSD节点效率改变

3.4 总结

3.5 本研不足之处

3.6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卒中后抑郁的MRI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DTI技术及图论方法探讨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全脑白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可能变化特征,寻找PSD脑网络影像标志物,为早期PSD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的诊断指标。
  方法:对48例发病在2周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卒中后抑郁的诊断DSM-IV标准,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PSD组和Non-PSD组,其中HAMD抑郁量表评分>8分为PSD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8分为Non-PSD组,两组病人均进行3.0T西门子MRI常规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TI)。首先,使用PANDA软件对所有患者的DTI数据进行头动和涡流效正、标准化等预处理,然后,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使用PANDA对全脑白质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最后使用gretna软件分析两组被试脑白质网络属性,并对其进行两样本t检验。本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①基于脑网络全局性属性角度研究,包括PSD组和Non-PSD组脑白质网网络的小世界属性(sigma)、聚类系数(Cp)、标准特征路径长度(Lambda)、特征路径长度(Lp)进行双样本t检验。②基于网络效率角度研究,包括PSD组和Non-PSD组全局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进行双样本t检验。③基于网络局部效率角度研究,包括对PSD组和Non-PSD组每个患者的90个脑区分别进行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属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
  结果:
  ①PSD组及Non-PSD组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PSD组小世界属性小于Non-PSD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PSD聚类系数(Cp)也升高,两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PSD组的归一化的聚类系数(Gamma);标准特征路径长度(Lambda)、特征路径长度Lp较Non-PS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PSD组网络效率的全局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较Non-PSD组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③节点效率改变的脑区:两侧眶部额下回、左内侧额上回、两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左后扣带回、右海马、右丘脑、右颞中回节点效率增高。节点聚类系数(Cp)改变脑区:右侧嗅皮质节点效率升高,两侧背外侧额上回、右眶部额上回、左额中回、左岛盖部额下回、左三角部额下回、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海马、右角回、左尾状核、左豆状苍白球、左颞上回节点效率升高,这些异常节点基本属于默认网络(DMN)。
  结论:
  ①PSD患者仍存在小世界属性,但小世界属性损坏,趋向随机网络;
  ②凸显网络(SN)、默认网络(DMN),中央执行控制网络(CEN)拓扑异常,容易导致PSD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