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翼状胬肉术后Pentacam参数变化及其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之IOL度数计算的研究
【6h】

翼状胬肉术后Pentacam参数变化及其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之IOL度数计算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结膜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Pentacam参数变化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应用对侧眼角膜屈光力计算翼状胬肉联合白内障手术眼的IOL度数的研究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综述 翼状胬肉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一、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结膜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Pentacam参数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结膜移植术术前及术后Pentacam参数的变化。
  方法:对18例2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带角膜缘的结膜移植术,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及Pentacam参数。
  结果:所有患者患眼术后外观均有改善。患者术后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度、角膜平均屈光度较术前提高,而角膜前表面散光及表面变异系数较术前降低(P<0.05)。患者术前与术后角膜后表面平均屈光度、角膜后表面散光、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角膜后表面散光轴位、最佳矫正远视力及前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结膜移植术改善了翼状胬肉患者患眼外观,降低了角膜前表面散光,降低了ISV,升高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升高了平均角膜屈光力,角膜后表面散光、屈光力及角膜前后表面散光轴位未发生改变,且未影响前房角。
  二、应用对侧眼角膜屈光力计算翼状胬肉联合白内障手术眼的IOL度数的研究
  目的:应用对侧眼角膜屈光力,计算合并翼状胬肉的白内障眼IOL度数,评估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可能适用对象。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15例15眼翼状胬肉(对侧眼未合并翼状胬肉或1级胬肉)合并白内障眼行翼状胬肉切除+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移植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emulsification with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HACO+IOL术),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以下项目检测:视力,Pentacam参数及角膜曲率计检查,验光及眼压等常规白内障手术检查项目,比较术前术后视力,术后残余球镜度数,术后散光残留及应用本方法计算的IOL度数与应用患眼角膜屈光力常规计算之IOL度数偏差(以下称为IOL度数偏差)。视力转变成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表达(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logMAR)。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检测。
  结果:所有术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包括裸眼视力(1.24±0.44 VS0.21±0.16,P<0.05)及最佳矫正视力(0.52(0.82) VS0.00(0.15),P<0.05)。术眼术后验光残余球镜度数小,其范围在-0.5D至+1.0D,均未超过+1.0D。术眼术后残余柱镜绝对值范围在0-2.0D,其中6眼残余柱镜绝对值在0D-0.75D间,5眼在0.75D-1.5D间,4眼≥1.5D。术后角膜残余散光范围在0.5D至3.6D之间,9/15的患者术后角膜残余散光低于1.5D,6/15的残余角膜散光值≥1.5D,且随着胬肉级别的增大,角膜术后残余散光值≥1.5D的比例也在增加。IOL度数偏差的范围为-5.5D至+3.5D,IOL度数平均偏差1.9D。手术使角膜前表面Km升高,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全角膜散光显著降低(P<0.05),但角膜净屈光力km值手术前后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曲率Km值在术后升高,同时散光明显下降(P<0.05)。术眼术后所有Pentacam及曲率计参数与对侧眼相比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使术眼前房深度加深(P<0.05)。15眼术后外观均改善,眼压平稳,随访期间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翼状胬肉复发率为13.6%(3/22)。
  结论:应用对侧眼角膜屈光力计算翼状胬肉联合白内障手术眼的IOL度数的方法安全有效,预测性好。当翼状胬肉较大、胬肉引起较大角膜散光或患者本身存在较大的角膜散光者,联合手术后仍可能残留较大角膜散光,建议先行翼状胬肉手术,待角膜屈光状态稳定后再行白内障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