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犬下颌牵张成骨中与成骨成血管相关的microRNA初步研究
【6h】

犬下颌牵张成骨中与成骨成血管相关的microRNA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索引

摘要

前言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microRNA及其调控骨生成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犬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牵张后即刻和固定2周的下颌骨牵张区骨组织及犬胚胎、新生犬、骨折犬以及正常对照组犬的下颌骨组织进行microRNA的全基因组表达谱测序,获得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预测差异性microRNA靶基因,并通过KEGG富集分析找到牵张成骨中成骨、成血管作用相关的因子信号通路。
  方法:设立11组实验组分别为牵张固定0周组(DOI)、牵张固定2周组(DO2)、骨折固定12天(对应牵张组间歇期7天及牵张期7天)组(MF1)、骨折固定26天(对应牵张组间歇期7天、牵张期7天及固定期14天)组(MF2)、犬30天胚胎组(E1)、犬35胚胎组(E2)、犬50天胚胎组(E3)、新生犬组(NB)、幼犬2周组(P2)、幼犬4周组(P4)、对照组(AC)。每组实验动物为3只。DOI组和DO2组分别选取3只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于其右侧下颌骨施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间歇期7天后开始以1mm/天速度将右下颌骨向近中方向牵张7天,并于牵张结束后即刻和固定2周后处死、收集右侧下颌骨牵张区标本。MF1和MF2组同样选取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各3只,截断右侧下颌骨、骨折间隙为7mm,分别于术后12天和26天处死、取材纳入实验,固定时间对应牵张各组。E1、E2、E3组分别选取孕30、35、50天犬各3只,确认孕期后取各自胚胎纳入实验。NB组选择3只出生后当日新生犬,P2和P4组分别选取同种出生2周、4周的健康幼犬各3只纳入实验组。对照组选取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处死E1、E2、E3、NB、P2、P4组及AC组,收集右下颌骨标本。提取这几组骨组织microRNA,进行高通量microRNA测序检测。
  结果:1)大体观:实验犬均成功完成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伤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DOI、DO2组牵张器与固位钉牢固,未见松动脱落。右下颌骨牵张区内新生骨组织颜色鲜红,质软,多为纤维组织及类骨质,未见明显硬组织形成。
  2)从11组样本中均提取出足量的总RNA,并成功完成了各组高通量microRNA测序,总共检测到354个microRNA有表达。
  3)在牵张成骨组、胚胎组、新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中,共发现27个差异表达microRNA,相对正常对照组均有表达上调的共18个microRNA、均有下调的共9个microRNA。其中miR-494的靶基因PTEN,可能为造成牵张过程中成骨速度加快的原因之一。
  结论:miR-494在牵张成骨组、胚胎组及新生组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不表达,提示牵张成骨与胚胎发育及幼犬快速生长发育具有相似的调节方式。可能通过负调控其靶基因PTEN,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成血管、成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