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危险因素及血栓与凝血指标变化关系的研究
【6h】

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危险因素及血栓与凝血指标变化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置管资料

3 CRT危险因素

4 凝血指标变化

5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结果

6 CRT特征分析

讨论

1 CRT危险因素分析

2 CRT与凝血指标变化关系

3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

4 CRT病人的护理

结论

1 课题局限性

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栓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的危险因素,分析凝血指标变化与CRT关系,探讨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sis embolism,VTE)风险评估量表在CRT病人中的评估应用情况,为临床预防、诊断、护理CRT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自制资料收集表及5种临床常用的VTE风险评估量表,回顾性收集置管期间超声检查发生CRT的肿瘤病人120例与同期住院置管期间超声检查未发生CRT的肿瘤病人200例。对病人一般资料、病例资料、置管资料、凝血指标及VTE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情况进行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肿瘤病人CRT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自理能力障碍(OR=13.93,95%CI:1.66~116.69)、感染(OR=4.69,95%CI:1.74~12.70)、心脑血管疾病史(OR=6.50,95%CI:2.18~19.37)、远处转移(OR=2.06,95%CI:1.13~3.77)、骨髓抑制(OR=2.08,95%CI:1.12~3.89)、穿刺肢体(左上肢)(OR=2.00,95%CI:1.16~3.44)、导管脱出(OR=3.45,95%CI:1.43~8.30)是肿瘤病人CRT的独立危险因素。
  2.CRT前、中阶段两组比较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D两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T组在CRT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D-二聚体(d-dinner,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T发生阶段DD值明显升高。CRT前、中阶段FIB值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6、0.618。CRT前、中阶段D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729。
  3.VTE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结果:两组病人Autar量表、Caprini量表、JFK量表、Padua量表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RT组的评分普遍偏低;两组病人Autar量表、Caprini量表、JFK量表、Padua量表评估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大部分病人评分仍处于低危、中危阶段。4种量表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
  4.70.83%CRT病人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置管上肢肿胀和疼痛最常见;CRT发生于置管后1天~281天,50.00%发生于置管后35天内;CRT最常累及贵要静脉和锁骨下静脉;68.33%CRT发生在院内,25.00%发生于院外;确诊CRT后38.33%的病人拔管;8.33%CRT继发静脉炎,0.83%CRT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CRT发生过程中25.00%游走,CRT复发率9.17%。
  结论: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肿瘤病人应早期预防,降低CRT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及负担。CRT发生时DD水平升高,DD可作为检测CRT的指标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VTE风险评估量表对于CRT预测评估价值低,不适于评估CRT,仍需开展研究以探讨CRT危险因素、制作CRT风险评估量表。CRT发生时,病人最常出现置管上肢肿胀和疼痛,置管后1个月内病人CRT发生率高,需加强此期间对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