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对比剂后肾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临床探讨
【6h】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对比剂后肾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临床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入选及排除标准

2.分组方法

3.采集指标

4.诊断标准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

2.CIN组与非CIN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C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175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非糖尿病患者95例。根据冠脉造影后48小时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CIN组(血清肌酐在对比剂使用48h内升高44.2u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和非CIN组。分析造影前后血清肌酐(Scr)变化情况及其与造影前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水平的关系。
  结果: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影前比较,各组造影后血清肌酐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与非糖尿病组比较,造影后糖尿病组血肌酐差值、肌酐差值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比较。糖尿病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3.75%(3/80),非糖尿病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3.16%(3/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CIN组与非CIN组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前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CIN组血清肌酐水平、肌酐差值、肌酐差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非CIN组(P<0.05)。
  5.造影后血肌酐变化与造影前FPG、2hPG、HbA1c、UA、ccr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6.造影前FPG、2hPG、HbA1c、SCr、UA、ccr水平与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无显著Logistic回归关系(P>0.05)。
  结论:1.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患者在造影后均可能发生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分别为3.75%,3.16%。
  2.造影后血肌酐的变化与造影前FPG、2hPG、HbA1c、UA、ccr可能无关。
  3.造影后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与造影前FPG、2hPG、HbA1c、Scr、UA、ccr可能无关。
  4.造影前充分水化等预处理,并选择等渗非离子型对比剂,可能对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有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