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异态”到“常态”——从托马斯·哈里斯的叙事技巧看他的食人小说世界
【6h】

从“异态”到“常态”——从托马斯·哈里斯的叙事技巧看他的食人小说世界

代理获取

目录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in English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Cannibal Culture

1.2 Cannibal Literature

Chapter Two A Survey of Cannibal Fiction in America and Thomas Harris

2.1 Development of Cannibal Fiction in America

2.1.1 Cannibalism and Racial “Other”

2.1.2 Cannibalism and Sexual “Other”

2.2 Introduction to Thomas Harris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Hannibal Saga”

2.4 Purpose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2.5 Critical Theory Applied

Chapter Three Focalization

3.1 Zero Focalization: to Create Sense of the Defamiliarized

3.2 Internal Focalization: to Familiarize the Defamiliarized

3.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Focalizations in “Hannibal Saga”

Chapter Four Characterization

4.1 The Flat Cannibal: Monster-Like Supporting Role

4.2 The Round Cannibal: Hannibal Lecter as a Hero/Heroine

4.2.1 Dr Hannibal: A White Cannibal of Noble Blood

4.2.2 Dr Hannibal: A Cannibal of Multi-Personality Traits

4.3 The Cannibal Heroine: Clarice Starling

Chapter Five Open-Ending

5.1 The Ending Formula of Traditional Cannibal Fiction

5.2 Open-Ending in “Hannibal Saga”

5.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Use of Open-Ending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Acknowledgement

展开▼

摘要

在美国通俗文化中,食人情节的描述不足为奇。不论是真实的食人事件还是隐喻上的食人描述,都已经是类型文学中很常见的题材了,而且大部分的文字都会应用到哥特性质的修辞法以加强效果。换句话说,食人文学,作为一种类型文学,都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去重新思考美国文化及其历史。纵观美国的食人小说史,食人者多被描绘成十恶不赦的妖魔(比如17-18世纪的食人女巫,以及19世纪的食人土著人),与这一恶魔形象相对的总会是一个或者一群屠魔英雄,在小说的最后得以最终除掉恶魔。这类食人者的原型与“人”是有着鲜明差别的,“他们”不是“我们”,读者会很自然地对人类中的屠魔英雄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且把食人者这一恶魔与自己远远地隔离开。而到了当代的美国食人文学,这一食人者的传统形象开始产生了剧烈的转变,这个所谓的“他者”开始从女性以及土著食人者形象转化成一个具有人类感情的值得同情的,甚至还带有些许正义感的白人知识分子,这无疑不是美国社会生活的折射,例如:性别,权利,善恶,消费,以及在后现代大背景下人类的生存问题。托马斯·哈里斯可以称得上是当代食人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其历时25年完成的“汉尼拔传奇”(《红龙》(1981),《沉默的羔羊》(1988),《汉尼拔》(1999),《汉尼拔崛起》(2006)),成功的塑造了一位当代食人者的典型形象:---汉尼拔·莱克特。他颠覆了人们对食人者这一恶魔形象的传统认识,不仅吸引了广大读者,更吸引了众多评论家的注意。许多评论家认为其小说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情节曲折,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其小说已经突破了食人小说的传统框架而进一步来探讨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此外,凭借这一人物在当代文学界的影响与贡献,哈里斯在2006年荣获了恐怖文学作家协会颁布的“终身成就奖”。该论文旨在通过论述“汉尼拔传奇”中的三种后现代主义叙事学技巧,来证明托马斯·哈里斯的这部“传奇”已经成功地将传统的食人者塑造成了当代美国社会中“异态”化的“常态”人物。除了介绍与结论,全文的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二章探索了食人小说在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作家托马斯·哈里斯本人及其作品的背景进行概述,最后简要地展示了全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三章致力于分析“汉尼拔传奇”中的“视角”这一叙事技巧,并且概述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全知视角和内部视角的灵活转换,而实现汉尼拔·莱克特的“异态”与“常态”的转变的。第四章从叙事学的“人物描述”这一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哈里斯是如何将传统的扁平食人者形象转换成当代的这一圆润复杂的全新形象。第五章则具体分析了“汉尼拔传奇”系列最为有争议的部分---开放式的结尾,并阐释了其革新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