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状况及治理对策
【6h】

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状况及治理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

(一)走私与走私罪

1、走私与走私罪界定

2、非设关地走私及通关走私

3、治理与反走私综合治理

(二)协同理论是反走私综合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1、协同理论的基本内容

2、协同理论在治理走私中的应用

二、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一)广西中越边境是非设关地走私的多发地区

1、参与走私的人员涉及面广泛

2、分工精细化、工具现代化、行动暴力化

3、走私方式上化整为零,走私货物种类繁多危害性大

(二)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多发的原因

1、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广西非设关地走私提供了便利

2、悠久的贸易传统为广西非设关地走私提供了掩护

3、中越两国边境经济发展落后是走私形成的主要诱因

4、边境地区管控松懈是走私通道“生意兴隆”的重要条件

三、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治理现状

(一)反走私综合治理采取的措施

1、主动寻求从更高层面统筹安排反走私综合治理

2、与边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联系配合

3、深入基层一线群众开展反走私宣传教育

(二)反走私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

1、有效遏制了非设关地走私多发势头

2、规范了口岸正常进出口秩序

3、严厉打击废品、冻品等走私活动,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典型大案分析:“3.09”走私冻品案

1、案情简介

2、案犯分工精细、走私网络现代化

(四)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反走私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

2、反走私治理的方法单一、缉私没有形成合力

3、扶持地方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

四、改进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治理的对策

(一)多层次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

1.建立系统的常态化缉私格局,强化多方协调联动

2.加强缉私执法基础建设,提高缉私执法效能

3.加强信息沟通和协同作战,完善司法协助机制

4.加强各类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管控机制

(二)做大做强边境贸易,促进边境经济繁荣

1、以“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兴边富民”的政策促进边境贸易发展

2、做强边境小额贸易、做大边境互市贸易,不断增强地方财力和提升边民生活水平

3、着力完善制度,促进边境贸易科学健康发展

(三)以金融改革为核心,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探索更高开放层次边境自由贸易区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走私犯罪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素的综合反映。走私犯罪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冲击正常的进出口贸易,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反走私斗争。经过长期而持续的打击,大规模走私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但是只要国内外商品价格存在差距,对外贸易税收与管制依然存在,走私活动就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治理走私是一项跨部门的系统工程,要从走私犯罪的各环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公共管理方面来说,治理走私涉及到政府中的多个执法、行政、经济主管部门以及进出口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面对更加复杂的执法环境和不断发展的严峻的反走私形势,单凭海关来打击走私犯罪作用有限,迫切需要扭转政府部门的局部利益导向的短视和本位主义至上的观念,突破行政部门的管理边界,打破条块分割,建立跨部门协调协同机制,开展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模式。从走私犯罪本身来说,要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素的综合影响,从形成走私犯罪的各因素入手,抓住经济因素这一关键点,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富民固边,从根源上根除走私多发的土壤。从政府行政治理及大力发展经济两方面协同治理,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根据统计数据,广西中越边境是非设关地走私犯罪的热点地区,案件数量和金额都占全国半数以上。研究这一热点地区的论著并不多。本文尝试使用协同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坚持理论结合实际,从地理气候、经济社会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地典型走私活动的基本特点及成因,了解当前边境非设关地走私概况,分析现行反走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从政府治理、发展经济等角度提出改进反走私综合治理的建议,以期有效控制边境地区走私活动,达到预防和减少走私活动,能为我国治理边境非设关地走私,促进经贸发展,尤其是边境反走私综合治理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等情况。正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走私、治理及协同理论的相关概念,说明了协同理论在治理走私中的应用。正文第二部分对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的特点与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在该地区存在着参与走私的人员广泛;团伙内部分工精细、工具现代化、行动趋向暴力;货物种类繁多危害性大;形式上化整为零,以小批量高频率走私等特点。从原因方面指出经济发展落后是走私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比我国边境线上其他口岸,指出广西中越边境地理气候适合全年通商,又有悠久的中越贸易传统掩护,边境地区管控也比较松懈等这些因素都间接给走私活动提供了便利,所以走私通道“生意兴隆”。第三部分辅以典型案例,对该地区现行的反走私综合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现行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遏制了大规模走私的势头,但是存在着认识上有误区、治理方法单一、发展经济协同配合不够等缺陷。无法从根本上根除滋生走私犯罪的土壤。第四部分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从国家到地方多层次加强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从具体执行上加强各类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管控机制,从根源上提出经济问题经济解决,通过做强边境贸易,探索推动更高开放层次的边境自由贸易区,不断增强地方财力和提升边民生活水平来根治走私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