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研究
【6h】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导论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该时期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一)时代背景

1.列强入侵与国民封建思想严重促使陈独秀产生文化现代化思想萌芽

2.中国由器物、制度到文化探索进程步履维艰

(二) 陈独秀个人的成长经历

1.特殊的家庭教育与家风文化

2.晚清桐城文化的影响

(三) 实行文化现代化改造的主要原因

1.文化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2.先进的西方文化与落后的中国文化要求文化现代化改造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五四运动前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

1.对孔教发起猛烈进攻

2.抨击封建迷信,传播科学思想

3.变革旧式教育,培育新国民

(1)旧式教育的弊端

(2)发展新式教育的举措

4.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实行文学革命

(二)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的变化

1.批判资产阶级文化的同时继续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2.以马克思主义促进中国文化发展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特色

(一) 体现文化的“时代性”原则

(二)破旧与立新相结合

(三)从学习西方文化转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

(四)理论创新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五)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的局限性

(一)过度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忽略了文化的“民族性”

(二)过于偏重思想改造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

(三)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批判与西方文化引进缺乏理性的思维方法

五、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文化现代化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 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提供了借鉴

结语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伟超;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全民;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