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杧果蒂腐病菌潜伏侵染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杧果蒂腐病菌潜伏侵染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杧果蒂腐病原菌潜伏侵染特性

2.1.1杧果各时期带菌情况

2.1.2致病性的测定结果

2.1.3病原菌的鉴定

2.2病原菌的若干生物学特性

2.2.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2 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3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2.4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

2.2.5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3寄主果实的酶活性

2.3.1离体果实接种不同病原菌后POD、PAL的活性

2.3.2离体果实接种病原菌不同天数POD、PPOD、PAL的活性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芒果不同时期不同蒂腐病菌的分离率

致 谢

展开▼

摘要

在广西大学东校园园艺站的四号杧和紫花杧上调查开花期之前一个月的春梢枝条、盛花期的花梗、结果期的幼果和青熟果的带菌情况,以确定杧果蒂腐病蓖的潜伏侵染习性.调查结果表明,开花期之前一个月就有蒂腐病菌潜伏在春梢的枝条上.对D-5菌株(Diplodina sp.)进行的基干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D-5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7℃,25~28℃为生长最适温区;菌丝在pH4.0~9.0范围内都可以生长,最适pH为5.5;光照以荧光最利于菌丝生长,而黑光诱导子座形成的能力最强;利用率最高的碳、氮源分别为乳糖L-谷氨酸.参试的11种药剂中,有7种对D-5菌株有抑制作用,它们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敌力脱、施保克、特克多、多菌灵、世高、应得、特普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