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射干快速繁殖及后代植株性状的初步研究
【6h】

射干快速繁殖及后代植株性状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射干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殖

1.2射干生产状况

1.2.1常规繁殖方式

1.2.2射干生产现状

1.3药用植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概况

1.3.2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

1.3.3射干及同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

1.4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创新之处

1.4.1试验目的和内容

1.4.2试验创新之处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方法

2.2.1试验技术路线

2.2.2器官发生型途径

2.2.3丛生芽增殖型途径

2.2.4试管苗生根

2.2.5试管根茎的诱导

2.2.6后代植株的观察

3结果与分析

3.1器官发生型途径

3.1.1多因素试验

3.1.2 2,4-D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1.3 AgNO3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1.4 2,4-D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3.1.5不同细胞分裂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1.6愈伤组织不同代数对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2丛生芽增殖型途径

3.2.1灭菌实验

3.2.2多因素试验

3.2.3 BA不同浓度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3.2.4不同糖浓度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3.3试管苗生根、炼苗和移栽

3.3.1生长素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3.3.2试管苗的炼苗移栽

3.4试管根茎的诱导

3.4.1不同糖浓度对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影响

3.4.2不同碳源对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影响

3.4.3 N从不同浓度对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影响

3.4.4活性炭对试管射干诱导的影响

3.4.5石蜡切片鉴定试管根茎

3.4.6试管根茎发芽试验

3.5后代植株农艺性状分析

3.5.1后代植株株高、叶片、分蘖数测定

3.5.2不同后代植株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5.3过氧化物同工酶

3.5.4不同后代植株叶片超显微结构分析

4总结与讨论

4.1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

4.2试管苗生根和移栽

4.3试管根茎诱导的因素

4.4试管根茎的发芽

4.5后代植株形状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4.6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6.1存在的问题

4.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射干常规繁殖因分割根茎费时费力,用种量大,且长期进行无性繁殖,易导致种质退化,影响产量及品质,无法满足目前市场的大量需求和品质要求。因此,本试验对射干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建立射干快速繁殖体系,为今后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以射干叶片、根茎和腋芽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试管根茎诱导及发芽、试管苗生根及移栽等试验研究;并对后代植株移栽大田后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及细胞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射干快速繁殖体系。 试验结果如下: 1、以叶片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分化:得出射干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2,4-D 2mg.L-1+AgNO3 10.0mg.L-1+糖3%+琼脂5%,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5.83%。射干愈伤组织继代的最佳培养基是MS+2,4-D1mg.L-1+AgNO3 10.0mg.L-1+糖3%+琼脂5%,愈伤组织平均鲜重增殖最高3.42g。射干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1.0mg.L-1+糖3%+琼脂5%,愈伤组织分化率是随代数增加而降低,分化的最佳代数为第二代,分化率达最高86.7%,分化苗长势良好。 2、不定芽的增殖:以根茎和腋芽为材料,诱导不定芽形成,得出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 2.0mg.L-1+NAA0.5mg.L-1+糖6%+琼脂5%,丛生芽数最多为207个,增殖率高达690.00%。 3、试管苗生根和移栽:将小苗分单株接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得出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1.0mg·K-1+糖3%+琼脂5%,平均生根数最多4.3条。将生根试管苗在室外炼苗一周,移栽至盛有腐质土+沙子的营养杯中,20d后移栽到大田,继6代试管苗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80%。 4.试管根茎的诱导、发芽: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2.0 mg·L-1+NAA 0.5mg·L-1+白糖6%,培养基中不宜添加活性炭。试管根茎接入培养基MS+BA 2.0mg·L-1+白糖3%上,发芽率达61.03%。试管根茎移栽于大田中,发芽率达50%。 5、农艺性状调查:试管根茎后代植株与大田根茎后代植株的株高和叶片数无差异,长势都较好,但分蘖数比大田根茎植株平均多1.2株,叶绿素含量比试管根茎后代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出0.017;继代第6代后代植株的长势略好于CK后代植株的长势,叶绿素含量比CK的叶绿素高0.093,分蘖数比CK略有提高。 6、后代植株变异研究:射干CK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迁移率分别为Rf1=0.11、Rf2=0.20,不定芽增殖继代到第六代,其后代植株未发生变异,愈伤组织继代到第4代后代植株与CK相比少了Rf1=0.11的酶谱带,其植株发生变异;对后代植株叶片的显微结构观察,发现不定芽继代到第六代植株未发生变异,愈伤组织继代到第4代植株气孔器数目比CK增多,细胞内外壁有增厚现象。试验表明通过愈伤组织产生的不定芽,其后代植株易发生变异。 综上所述:经丛生芽增殖的途径和试管根茎繁殖获得的后代植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较有利。通过试验,可建立射干快速繁殖的体系,实现组培苗商品化、工厂化育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