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花蒿组织培养及染色体变异诱导的研究
【6h】

黄花蒿组织培养及染色体变异诱导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黄花蒿的研究概况综述

1.1生物学特性

1.2药用价值

1.3繁殖研究

1.3.1种子繁殖

1.3.2扦插繁殖

1.3.3组织培养

1.4多倍体培育在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应用

1.5展望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方法

2.2.1基本培养基

2.2.2培养条件

2.2.3黄花蒿组织培养试验设计

2.2.4黄花蒿染色体变异诱导试验设计

2.2.5试验结果观察方法

2.2.6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黄花蒿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3.1.1外植体灭菌试验结果

3.1.2黄花蒿初代培养与继代培养试验结果

3.1.3黄花蒿生根试验结果

3.1.4移栽试验结果

3.2黄花蒿变异植株诱导试验结果

3.2.1黄花蒿二倍体数目检测试验结果

3.2.2黄花蒿秋水仙化学诱变研究试验结果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1.1黄花蒿组织培养试验结论

4.1.2黄花蒿染色体变异诱导试验结论

4.2讨论

4.2.1影响黄花蒿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

4.2.2影响黄花蒿染色体制片及染色体诱导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探索了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组织培养技术及其与化学方法诱导染色体变异相结合的途径,目的在于对黄花蒿组织培养进行方法优化,并通过秋水仙碱溶液诱导染色体变异的方法提高黄花蒿体细胞无性系后代的变异频率,扩大变异谱,为以后的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基础,为黄花蒿组织培养及染色体的观察提供方法优化,并为青蒿素代谢的分子机理及细胞学理论提供依据。试验结果如下: 1.黄花蒿种子的最佳灭菌组合是:0.05%升汞(HgCl2)10min+3%次氯酸钠(NaClO)10min。外植体的最佳灭菌组合是:0.05%升汞(HgCl2)5min+饱和次氯酸钠(NaClO)15min。 2.茎段诱导试验结果表明,6-BA、NAA对外植体的诱导和分化有促进作用,最佳诱导培养基为6-BA0.05mg.L-1+NAA0.01mg.L-1,芽增殖系数最高,为4.08。在6-BA0.05 mg.L-1+NAA0.01mg.L-1培养基下可以诱导黄花蒿叶片不经愈伤组织一步成芽。外植体的部位对芽分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以茎段部位增殖系数最高。 3.黄花蒿继代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黄花蒿继代培养基为6-BA1.0mg.L-1+NAA0.2mg.L-1+KT0.5mg.L-1,平均增殖倍数为6.65。添加蔗糖浓度为30g.L-1时最有利于黄花蒿继代。添加椰汁对黄花蒿继代影响不大。pH为5.8时最有利于黄花蒿继代增殖。 4.黄花蒿组培苗较易生根,但以添加IBA0.5 mg.L-1的组合为最佳,平均生根率达到100%,根长约为2.75cm,根数约为6.04,苗高为4.44cm。 5.不同基质对黄花蒿试管苗移栽有不同影响,以腐殖土:泥炭:珍珠岩:河沙为1:1:1:1效果最佳。 6.不同取材时间和预处理方式对黄花蒿染色体制片有一定影响,以在上午10点28分,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4.5-6h或者用a-溴萘置于4℃冰箱中整体处理24h,解离8-9min,解离后用45%的冰醋酸对材料进行处理为黄花蒿染色体制片的最佳组合。 7.不同处理方式,处理材料和处理时间对黄花蒿染色体诱导有一定影响。对于黄花蒿浸泡秋水仙碱溶液处理,种子以处理浓度0.1%-0.5%,处理时间5-7天,诱导效果较好;茎段以处理浓度0.25%和0.5%,处理时间达到4-5天时,诱导效果较好。对于固体培养基添加秋水仙碱溶液培养,处理浓度为60mg.L-1时,诱导效果较好。长时间较高浓度的处理方式有利于诱导染色体变异。黄花蒿染色体数量为:2n=18,4n=3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