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视角
【6h】

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相关定义的界定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研究的相关方法

1.5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理论探讨

2.1区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现实基础

2.2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渊源

2.3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

2.4小结

第三章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3.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引发的区域性金融风险

3.1.1从劳动角度看

3.1.2从资本角度看

3.1.3从政府行为角度看

3.1.4从技术角度看

3.2区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间的联系

3.3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体现——以商业银行为例

第四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4.1各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比对

4.1.1国外比较成功的区域经济协调政策

4.1.2国外失败的区域经济协调政策

4.2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4.2.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4.2.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4.2.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4.2.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4.2.5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4.2.6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4.2.7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4.2.8合理利用外资

4.2.9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2.10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合理引导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实质就是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差距超过了适当的程度,使得区域间经济总量及结构差距过大、区际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要素区际流动受阻。然后从劳动、资本、技术、政府行为四个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引发的后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金融风险产生机制的相关理论,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但会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而且会通过干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信息的对称性等途径引发金融风险。此后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区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联系等方面对区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实证。最后,本文在综合对比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张丞;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 学科 国民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克斯;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地方经济;
  •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金融风险; 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