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6h】

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代理获取

摘要

一直以来,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备受学界争议甚至误解,争议的核心是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立场问题—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社会主义。事实上梁启超是中国最早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之一,终其一生也未放弃社会主义理想。通过对梁启超社会主义观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及和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对比,从唯物史观的视角重新解读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
   梁启超社会主义观是一种改良的稳健的社会主义思想。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受到近代西方进化论、民族国家观、社会主义思潮及中国传统儒家的大同理想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独特认识:一,用大同理想建构他的社会主义观,从而使西方传入的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中国人的传统社会理想;二,用社会主义改造儒家对社会的道德理想-大同,将其实现过程阶段化。虽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在建立社会主义直接动因、公有制模式、社会主义运动的阶级基础存在一些相似性,但是,由于文化背景、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以及阶级属性等的限制,使梁启超社会主义观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
   唯物史观无疑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观的最好钥匙。通过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对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进行系统考察和解读,揭示了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有许多吻合统一之处。从唯物史观的人学、实践性和普遍性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折射出梁启超社会主义观在人学思想上的片面和狭隘,且在实践上也达不到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高度。但是,他能根据中国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必须优先发展生产力的主张却又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其观点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