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构建技术的研究
【6h】

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构建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森林生态圈的构建已经成为当今城市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以南宁市环城高速公路内侧100m和外侧1000m及可视一面坡的林业用地为构建范围,以营造森林绿带和保护、改造现有森林为主要构建内容。结合城市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园林理论、森林美学等学科理论为研究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动态聚类法为研究手段,分别对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的构建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本文对“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的规划范围为:指是拟以南宁环城高速公路为轴线的一个特定地理区域生态系统,其范围主线全长约82km,沿环城高速公路内侧100m,外侧1000m及可视一面坡的林业用地区域内,是森林与其相应的地理环境构成开放性的生态服务功能载体,它与南宁城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化系统和周边的农业生态系统构成南宁市城市生态安全屏障,是南宁市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部分。
   (2)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土地总面积9516.87hm2,其中林地4008.04hm2,占42.1%,非林地5508.83hm2,占57.9%按土地权属分:国有土地1991.84hm2,占20.9%;其它国有土地218.35hm2,占2.3%;集体土地面积7306.68hm2,占76.8%。林地中有林地2506.43hm2,占62.53%;疏林地45.18hm2,占1.13%;灌木林地41.67hm2,占1.04%;无立木林地(含未成林造林地)1084.18hm2,占27.05%;苗圃地92.28hm2,占2.30%,宜林荒山荒地238.30hm2,占5.95%。森林覆盖率27.31%。预计通过生态圈的建成,新增森林1205.75hm2,森林覆盖率增至42.12%,增加14.81%。
   (3)首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绿化模式评价模型,结合TOPSIS法,对筛选出用于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建设的85种绿化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并用动态聚类法对模式排序结果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表现良好的绿化模式有17种,表现中等的有58种,表现较差的有10种。经综合分析,结合生态圈立地条件、林地类型、森林类别等现状,运用各种营林技术将表现中等以上的75种绿化模式作为生态圈建设的绿化群落配置模式。
   (4)提出构建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的五个方面:
   ①根据土地利用状况对环城森林生态圈建设用地获取方式采用三种方式,即征地建设、租地建设及引导土地所有者按规划自行建设。
   ②环城森林生态圈景观空间由圈层式布局“一环五带”和跳跃式布局“十节点”构成。
   ③环城森林生态圈建设工程由重要景观节点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构建(点构建)、重要景观林带工程的构建(线构建)以及绿色格局维护工程与生态圈保障配套工程的构建(面构建)。
   ④优选项目建设的绿化树种45种及绿化模式75种,结合生态圈的具体空间布局对各景观带和景观节点进行模式设计。
   ⑤探讨了环城生态圈植物群落配置应遵循的原则,提出群落结构配置的构建四种方案,即观赏型群落配置模式、生态型群落配置模式、生产绿地群落构建模式、竹林优化构建模式。
   (5)对南宁市环城森林生态圈生态效益的测算结果表明,生态圈建成后每年可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达4624.48万元,其中改善人居环境价值1142.29万元/年;涵养水源价值423.85万元/年;保持水土价值446.09万元/年;固碳制氧价值192.39万元/年;净化空气价值342.69万元/年;抵御自然灾害价值895.80万元/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402.81万元/年;净化水质价值778.56万元/年。
   环城森林生态圈旨在构建南宁市城郊森林生态保障体系,为南宁乃至全国各地城市林业的发展和森林城市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