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铜陵市西湖公园景观设计
【6h】

安徽省铜陵市西湖公园景观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设计研究背景

1.2 项目设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设计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概述

2.1 城市公园的定义

2.2 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铜 陵西湖公园景观建设条件分析

3.1 铜陵西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概况

3.2 自然条件及现状分析

3.2.1 区位条件

3.2.2 地形地貌

3.2.3 气候条件

3.2.4 植被及景观现状

3.2.5 土地利用现状

3.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3.4 基础设施现状

3.5 人文历史资源条件分析

第四章 铜陵市西湖公园设计总论

4.1 设计依据

4.2 设计指导思想

4.3 设计理论基础

4.3.1 演替理论(Succession)

4.3.2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4.3.3 环境承载力理论(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4.4 设计原则

4.5 设计目标

4.6 总体构思

第五章 铜陵西湖公园景观设计

5.1 铜陵西湖公园设计符号的提炼

5.1.1 景观建筑设计符号提炼

5.1.2 景观小品设计符号提炼

5.2 景观视线分析

5.3 景区功能分区

5.4 景点设计

5.5 道路交通设计

5.6 绿地景观系统设计

5.6.1 植被恢复

5.6.2 生物景观恢复

5.6.3 驳岸景观设计

5.6.4 生物浮岛

5.7 植物景观设计

5.7.1 植物种类的选择

5.7.2 重点区域植物造景

5.8 公园水资源的景观设计

5.8.1 景观水体的根本治理方法--Nars自然水景系统

5.8.2 水环境整治设计

5.9 服务设施设计

5.9.1 游乐设施设计

5.9.2 宣教设施设计

5.9.3 公园家具设计

5.10 景观竖向处理手法

第六章 铜陵西湖公园经济技术指标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无法想象没有了花草树木的大地,也无法想象没有了鸟儿飞翔的天空,陆地将变得寂寞荒凉,生活将变得乏味。城市公园,和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不仅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和景观功能,它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在城市区域内营建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绿地景观成为迫切之需。
   项目设计首先对安徽铜陵西湖公园景观设计项目的背景进行理论的阐述,指出该项目设计对湿地生态功能结构的维护、公园个性化景观设计方法、合理管理等方面的意义。接着对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发展现状等展开研究,包括城市公园的定义、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成都活水公园建设现状等。在大量图片、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铜陵西湖公园建设条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指导。
   接着根据东南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编制的《铜陵市西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2011),以演替理论(Succession)、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环境承载力理论(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为基础,坚持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根本,提出因地制宜、恢复性循环再生、乡土化设计、分区管理、地方精神等设计原则,通过独特的构思和科学的布局,在景观功能分区、绿地景观系统设计、水资源的景观设计、岸线设计等方面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园湿地景观,将人文内涵、历史文脉及意境设计融入其中,提炼出铜陵的景观设计符号,将铜陵市西湖公园建成一个以滨湖湿地景观为基底,集生活、文化、商务、休闲、游憩、旅游和生态教育体验为一体的,具有典型铜陵文化标识性的市、区级城市公园。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对铜陵西湖公园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和景观小品设计符号的提炼;2、从植被恢复、生物景观恢复、植物种类选择等全面地进行绿地景观系统的设计,较为准确地提出了铜陵西湖公园绿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3、利用景观水体的根本治理方法--Nars自然水景系统对水环境、雨水利用、污废水处理进行景观设计,由此给出了构建铜陵市公园景观的生态设计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