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台湾高雄电影的城市呈现研究(2003-2012)
【6h】

台湾高雄电影的城市呈现研究(2003-2012)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 研究设计与架构

1.3 研究方法与流程

第二章 城市元素:一个电影研究的视角

2.1 相关名词定义与理论

2.1.1 意象(Image)

2.1.2 城市元素

2.1.3 城市电影

2.2 二十一世纪高雄电影生产的城市语境

2.2.1 高雄电影的研究概况

2.2.2 高雄市政府及电影机构的城市表达动机

2.2.3 高雄电影人的城市表达意图

第三章 高雄电影中的城市元素艺术显现

3.1 电影中的城市元素分类及结构关联

3.1.1 电影中的城市元素分类

3.1.2 电影中的城市元素间的交互关联

3.2 电影中城市元素常用的艺术呈现形式

3.2.1 城市元素在高雄电影中的常用景别——全景与远景

3.2.2 城市元素在高雄电影中的常用机位运动——跟镜头

3.2.3 城市元素在高雄电影中的常用构图——框架式与景观图式构图

第四章 高雄电影中的城市传播形式及其发展

4.1 城市空间作为电影的场景

4.2 城市主题电影的出现

4.3 城市在电影中的植入营销

第五章 高雄电影中城市表达之下的精神品格

5.1 电影中人物与城市的关系

5.1.1 城市中的城市人

5.1.2 城市中的边缘人

5.1.3 城市中的外来者

5.2 电影中的高雄城市精神品格

5.2.1 临海近水的港口风情

5.2.2 兼容并蓄的劳工文化

5.2.3 淳朴直率的南部性格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从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入手,藉由电影艺术的分析方法,选择2003年至今的台湾高雄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这些影片中的高雄城市元素构成,分析它们在城市表达上所运用的艺术技法,以及在城市表达上的功能效果。
   研究发现,2003年后的高雄电影中高雄港(包括港内的新光码头、真爱码头)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爱河、旗津、捷运站及八五大楼建筑群,可见集中表现的元素为:地标及节点。90年代以前高雄电影侧重的城市元素为:西子湾、高雄火车站、市中心彩色银幕、货柜码头等,这是高雄市90年代以前最具城市化特征的元素。而在高雄港及驳二艺术特区资源结合推出“亚洲新湾区”,从重工业、制造业向文化创意、观光旅游等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2003年后高雄电影也将重心移至了高雄港(包括港内的新光码头、真爱码头)、捷运站、八五大楼等21世纪后极具高雄城市特色的元素。
   本文认为,高雄电影在高雄发展港口竞争优势、建设城市海港观光旅游、以及港口特色文化产业当中发挥着强大的传播媒介作用;高雄电影的创作理念以及对城市关注的态度,是随着高雄城市化的发展而变化的,并且深受政府电影政策的影响;由于高雄城市天生得到南部热带海洋的熏陶,加上受到政策的后天企划发展,高雄在电影中彰显了其热情乐观、敦厚质朴、包容开放的精神品格及顽强的生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