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机插稻育秧基质的研发及氮肥施用方式的研究
【6h】

广西机插稻育秧基质的研发及氮肥施用方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机插秧的意义

2 机插秧发展现状

2.1 我国机插秧发展现状

2.2 水稻机械化生产在广西的现状

3 水稻机插秧技术研究概况

3.1 发达地区机插秧技术研究概况

3.2 我国机插秧技术研究概况

4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4.1 育秧基质研究

4.2 播种量

4.3 秧龄

5 水稻机插氮肥运筹技术研究进展

5.1 机插水稻的生育特点

5.2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5.3 水稻对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7 研发本土化育秧基质的可行性

第二章 机插稻育秧基质的研发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配比育秧基质的基本理化性状分析

3.2 不同配比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地上部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不同配比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根系的影响

3.4 不同配比基质的生产性能

3.5 不同配比育秧基质的基本理化性状与秧苗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原材料对不同配比育秧基质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

4.2 育秧基质基本理化性状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第三章 不同配比基质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配比基质对机插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3.2 不同配比基质对机插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 不同配比基质对机插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3.4 不同配比基质对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 不同配比基质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时间与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3.2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3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3.5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6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4.2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群体动态的影响

4.3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的影响

4.4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方向,但广西机插稻的推广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着技术上的诸多问题,部分关键生产环节技术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本研究课题首先针对育秧取土难的问题,通过广西来源丰富的甘蔗滤泥、木薯渣、菌糠作为原材料与稻田土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探索研发可持续的本土化育秧基质。试验设置9种配比基质,与稻田土做对照,通过比较不同配比基质的基本理化性状、地上部和地下部农艺性状、以及生产性能等筛选出较能适合工厂化育秧和符合机插秧苗要求的配比基质再进行大田试验,探明不同配比基质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其次,为进一步完善机插水稻肥料栽培管理技术,本课题就不同的氮肥运筹方式对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设置1个施肥水平即每亩纯N施用量为14kg,3个氮肥施用方式,即基肥、分蘖肥、穗肥比率分别为N1(6∶3∶1)、N2(5∶3∶2)、N3(4∶3∶3),并设1个不施氮肥的对照区CK,旨在研究机插水稻科学的基肥、蘖肥、穗肥的施用方式,为形成具有机插水稻特色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J7(10%稻田土+40%甘蔗滤泥+25%木薯渣+15%菌糠+10%有机肥)配比基质基本理化性状好,容重较小,孔隙度大,pH值为弱酸性,电导率适中,养分含量充足;培育的秧苗健壮,茎基粗、叶龄,SPAD值、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发根能力、根系盘结力等都优于其它配比基质,能满足机插水稻要求,可作为工厂化育秧基质。
  2.J7(10%稻田土+40%甘蔗滤泥+25%木薯渣+15%菌糠+10%有机肥)配比基质培育的秧苗有利于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在生长初期能迅速扩大叶面积,以充分利用光能,在拔节期时,叶面积指数分别比J3、J6基质高7.22、8.52个百分点,为干物质积累奠定基础,进而为产量构成增穗饱粒,提高最终产量。
  3.本研究表明在机插稻亩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氮素在基蘖肥中的比例,增加氮素在穗肥中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高穗肥比例N3(4∶3∶3)下的产量提高表现为产量的构成因素比低穗肥比例N1(6∶3∶1)的施肥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化,高穗肥比例N3(4∶3∶3)较低穗肥比例平均每穗粒数多14.7-19.6粒,结实率高11.1%-14.3%,千粒重提高了0.4-1.3克,这是高穗肥比例增产的主要原因,高穗肥比例N3(4∶3∶3)分别比低穗肥比例N1(6∶3∶1)、N2(5∶3∶2)增产0.2t/hm2、0.33t/hm2。但增加穗肥也不一定就能增加机插水稻最终的产量,低穗肥比例会导致前不能促后又攻不下,因此,增施穗肥时,穗肥中氮的量最好占总施氮量的30%以上。
  4.在施氮量一致的前提下,机插稻氮肥运筹以高穗肥比例N3(4∶3∶3)施用,增强了植株在抽穗期后对氮素的吸收,对植株后期氮素的积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穗部N素的吸收和积累,于成熟期时N3(4∶3∶3)穗部N素积累为96.95kg/hm2,比低穗肥比例多13.89-26.87kg/hm2。同时,在高穗肥比例下的N3(4∶3∶3),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均都比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