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企业融资难背景下我国贷款保证保险发展研究
【6h】

中小企业融资难背景下我国贷款保证保险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研究背景分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贷款保证保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2.1 贷款保证保险的基本概念

2.2 风险分析

2.2.1 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2.2.2 可保风险的条件

2.2.3 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2.3 我国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2.3.1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

2.3.2 贷款保证保险在缓解“融资难”问题上的优势

2.3.3 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可行性

2.4 我国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必要性分析——基于博弈方法

2.4.1 基本假设、博弈主体与决策集合

2.4.2 企业和银行的一阶段博弈

2.4.3 引入贷款保证保险的二阶段博弈

2.4.4 引入政府部门的三阶段博弈

2.4.5 博弈结果

第三章 我国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情况

3.2 我国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存在的问题

3.2.1 保险公司相关人才极度缺乏

3.2.2 保险公司无法有效约束银行行为

3.2.3 宣传力度不够,大众缺乏投保积极性

3.2.4 增加了融资成本,企业购买欲望不强

3.3 我国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制约因素分析

3.3.1 政府对贷款保证保险的扶持力度不够

3.3.2 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不健全

第四章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经验

4.1.1 美国经验

4.1.2 日本经验

4.2 经验总结

4.2.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专门的管理机构

4.2.2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4.2.3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第五章 我国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

5.1.1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

5.1.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5.1.3 建立贷款保证保险基金及专门的管理部门

5.1.4 扶持政策要有持续性

5.1.5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5.1.6 促进相关服务体系的建立

5.2 经营主体层面

5.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2.2 通过多种手段严控风险

5.2.3 合理定价,严格选择承保企业

5.2.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投保热情

5.2.5 银保合作要分清角色,优势互补

5.3 中小企业层面

5.3.1 加强对贷款保证保险的重视

5.3.2 利用好贷款资金和监督力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受到自身缺陷、规模歧视、经济体制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普遍达不到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的门槛,只能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日益深化,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也已成为政府的一项主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贷款保证保险作为一种有效转移信贷风险的金融工具,能帮助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突破融资瓶颈。其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上所具备的先天优势,受到了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家已多次强调加快发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必要性,部分地区也在积极进行贷款保证保险的试点。基于此,本文对贷款保证保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贷款保证保险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了贷款保证保险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分析贷款保证保险的需求和前景;接着分析了保险公司在经营贷款保证保险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对其所承保的信用风险进行可保性分析;然后分析了贷款保证保险在缓解“融资难”问题上的优势,更通过动态博弈方法,探讨了如何通过贷款保证保险防范企业财务造假,从而认为发展贷款保证保险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备可行性,更具备必要性;其次详细论述了我国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之后通过总结美国、日本的发展经验,提出值得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从政府、经营主体、中小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对如何推进银保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路。贷款保证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萌芽期,其发展不仅需要各经营主体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助力经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