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服务购买背景下问责对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影响研究
【6h】

服务购买背景下问责对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闻题

1.3.2 研究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问责与社会组织问责

2.1.2 项目运作

2.2 理论工具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项目管理理论

第三章 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现状与困境

3.1 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现状

3.1.1 项目服务类型多元,内容体系基本形成

3.1.2 项目建设日益常态化,项目管理逐渐规范

3.2 社会组织项目运作中的困境

3.2.1 人员专业化及项目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

3.2.2 项目建设规范性及标准化程度不高

3.2.3 购买服务项目持续性较弱

3.2.4 项目运作忽视了对社会组织的培育

第四章 问责介入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实务分析

4.1 问责介入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方式

4.2 问责介入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过程

4.2.1 项目启动

4.2.2 项目计划

4.2.3 项目实旋

4.2.4 项目控制

4.2.5 项目结束与评估

4.3 问责介入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总结分析

第五章 问责对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分析

5.1 问责对社会组织项目运作影响的比较分析

5.1.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项目的发展状况

5.1.2 问责介入项目运作对项目发展的影响对比情况

5.2 问责介入社会组织项目运作发挥的作用

5.2.1 问责标准化的全周期监督,有利于项目的规范化运作

5.2.2 专业问责方式的权威有效,有利于提高项目运作的绩效

5.2.3 问责是项目价值的有效保障,有利于社会组织的长远发展

5.3 问责介入社会组织项目运作存在的问题

5.3.1 问责监管过程不聚焦

5.3.2 问责标准不统一

5.3.3 多元问责主体欠发展

第六章 优化问责介入社会组织项目运作之路径

6.1 建立综合监察体系,共同推进项目运作规范化

6.1.1 聚焦问责内容,实现问责标准制度化

6.1.2 重视信息公开,提高问责的有效性

6.1.3 拓宽组织回应渠道,完善项目内部运作规范

6.2 完善问责的多种方式,提高项目运作社会关注度

6.2.1 开展鼓励式问责

6.2.2 开放参与式问责

6.2.3 倡导非正式问责

6.3 拓宽问责渠道,实现项目运作的问责无缝衔接

6.3.1 完善第三方问责机制,提高监管评估水平

6.3.2 鼓励多元问责,构建全民问责体系

6.3.3 推动问责主体的平等问责,实现有效问责合力

6.4 聚焦使命与愿景,强化自我问责,实现项目运作可持续发展

6.4.1 建成共同的问责愿景,明确问责目标

6.4.2 强化社会组织自我问责,提高项目自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社会组织凭借自身优势越来越多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全方位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当中。在购买服务过程中,政府将公共服务以项目的形式转包给社会组织,给予资金的支持并扮演监督的角色,这种项目化的形式成为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新型方式。但社会组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其公信力饱受质疑,对社会组织问责成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当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因此,探究有效问责,利用问责推动社会组织项目运作,从而更好实现公共利益变得更有意义。
  本文结合项目管理的周期过程对购买方问责介入项目运作的方式进行总结,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对问责介入项目运作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购买方问责介入项目运作过程利于项目的规范化运作,可以有效提高项目运作的绩效,推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但介入过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利益项目的规范发展。对此,笔者提出规范问责介入项目运作发展中的几点建议:第一,建立综合监察体系,共同推进项目运作规范化。聚焦项目运作中问责的内容,以社会组织发展的使命为前提,提高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程度,拓宽组织的回应渠道,完善项目内部运作规范。第二,完善社会组织问责的多种方式,提高项目运作社会关注度。倡导鼓励式问责、参与式问责和非正式问责等多种问责方式的结合,激发自下问责主体的积极性,真正从服务质量上把关项目运作水平。第三,拓宽问责渠道,实现项目运作的问责无缝衔接。完善第三方问责机制,提高评估专业性,鼓励多元问责,建成全民问责体系,实现有效的问责合力。第四,聚焦使命与愿景,强化自我问责,实现项目运作可持续发展。建成问责主体与社会组织的共同项目发展愿景,以确保公共服务的提供为问责目标,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我问责,提高社会组织的自主发展能力,共同推进项目的高效运作,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