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乡村征地冲突的治理——以乡村自治为视角
【6h】

我国乡村征地冲突的治理——以乡村自治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访谈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综合评述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

1.5.1 土地征收

1.5.2 征地冲突

1.5.3 村民参与

1.5.4 村民自治

1.6.1 冲突理论

1.6.2 公众参与理论

1.6.3 村民自治的起源及其发展

1.6.4 村民自治的有效条件

2.1 乡村征地冲突现状

2.2 乡村征地冲突治理现状

2.2.1 针对征地冲突原因提出对策

2.2.2 政府与农民博弈与治理

2.2.3 以行为为治理对象

2.3 农村征地冲突治理困境——农民缺乏有效参与

2.3.1 农民参与征地的途径

2.3.2 农民参与实践的困境

第三章 村民参与缺失实质-村民自治功能的缺失

3.1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强权控制

3.2 村委会权力监督机制缺失

3.3.村民内部凝聚力弱化

3.4 村民参与能力过低

第四章 乡村征地实践的案例分析

4.1 广西南宁市M村的征地实践

4.1.1 M村主要背景概况

4.1.2 M村的征地状况

4.1.3 M村的征地过程

4.2 海南省陵水县黎安镇大墩村的征地实践

4.2.1 大墩村的征地背景

4.2.2 政府包干征地工作

4.2.3 农民成为征地主体

4.3 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

4.3.1 政府有限主导

4.3.2 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发挥作用

4.3.3 村民的参与情况

第五章 强化村民自治,改善村民参与征地冲突治理的环境

5.1 政府有限主导的乡村征地治理

5.2 发挥村委会等基层组织治理作用

5.3 提高村民参与能力

5.4 完善征地制度拓宽农民的参与渠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之下,征地冲突问题已逐渐成为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亟待有效治理。本文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对土地冲突、征地冲突治理的相关文献,对中国征地冲突治理的现状、治理成效以及治理困境进行分析;对广西南宁市M村失地农民进行访谈,全面掌握M村的征地状况;采用比研究方法对广西南宁市M村的征地实践以及海南省陵水县黎安镇大墩村的征地实践进行对比。基于此本文得出研究结果:一是村民征地参与缺失除了现行征地制度的制约之外,根本原因是农民自治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二是征地过程中,政府的强权控制导致乡村自治秩序遭到破坏,村民自治功能无法发挥;三是村民参与意愿与能力、村委会干部权力是否受监督等直接影响村民参与土地征用与冲突治理的效果。因此本文得出结论,以村民自治为视角,构建国家有限主导—农民主体的征地治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征地冲突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