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种源降香黄檀幼苗抗寒性研究
【6h】

不同种源降香黄檀幼苗抗寒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选题来源

1.3研究目的及内容

1.4研究进展

1.4.1降香黄檀应用价值

1.4.2降香黄檀栽培研究进展

1.4.3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2.1研究区概况

2.2试验材料

2.3试验设计

2.4抗寒生理指标的测定

2.4.1相对电导率

2.4.2生理生化指标

2.5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低温对不同种源降香黄檀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1叶片相对电导率

3.1.1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3.1.2半致死温度

3.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3.2.1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2.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相关性分析

3.3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3.1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3.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寒性相关性分析

3.4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

3.4.1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3.3.2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相关性分析

3.5叶片丙二醛含量

3.5.1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5.2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相关性分析

3.6叶片SOD活性

3.6.1叶片SOD活性的变化

3.6.2 SOD活性与抗寒性相关性分析

3.7叶片POD活性

3.7.1叶片POD活性的变化

3.7.2 POD活性与抗寒性相关性分析

3.8叶片CAT活性

3.8.1叶片CAT活性的变化

3.8.2 CAT活性与抗寒性相关性分析

3.9小结

第四章降香黄檀抗寒性评价

4.1参试指标与研究方法

4.1.1参试指标

4.1.2研究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2.1相关性分析

4.2.1主成分分析

4.2.3隶属函数分析

4.6小结

5.1讨论

5.1.1细胞质膜稳定性与抗寒性

5.1.2叶片渗透调节物与抗寒性

5.1.3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

5.1.4抗寒性综合评价

5.2结论

5.3创新与不足之处

5.3.1创新点

5.3.2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研究降香黄檀抗寒机理及建立抗寒性评价体系,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8种不同来源的降香黄檀进行了五个不同温度(4℃、0℃、-3℃、-6℃和-9℃,以20℃为对照)的低温处理,测定了8个生理生化指标,得到以下结果。 降香黄檀叶片相对电导率都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升高,特别是在温度降到-3℃时,下降幅度最大,电导率变化曲线大致呈“S”型单峰曲线分布。通过拟合的Logistic方程求出的半致死温度中,只有海南儋州的半致死温度在0℃以上,其他均在0℃以下,福建福州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7.842℃。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游离脯氨酸这三种渗透调节物质,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抗寒性强的升高的幅度较大,抗寒性弱的增加幅度小,多数种源地降香黄檀渗透调节物含量在-3℃时数值达到最高,在温度低于-6℃呈下降趋势。在-3℃时,福建福州的降香黄檀的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福建仙游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的相关性较高为0.622,可溶性蛋白质与他们的相关性较低。 各种源地降香黄檀叶片MDA的含量都随着温度的下降先增加然后降低,在-3℃时含量达到最高,-6℃后逐渐降低。在-3℃时,广西凭祥含量最高为34.73μmol/g·FW,福建福州含量最低为21.08μmol/g·FW。MDA含量与半致死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SOD、POD和CAT这三种保护酶活性都随着温度的降低先升高再降低。大多数种源地降香黄檀在-3℃时保护酶活性最高,-6℃后逐渐降低。在-3℃时,福建福州的三种保护酶活性都是最高的;广东肇庆的SOD活性最低,广西凭祥的POD活性和CAT活性最低。 很多指标间相关性系数大于0.5,原始变量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半致死温度、POD与CAT、POD与MDA和脯氨酸与MDA等之间表现出较大的相关关系。 主成分分析得出各种源地降香黄檀的抗寒能力排序是:福建福州>广西桂林>福建仙游>海南尖峰岭>广西凭祥>广东普宁>广东肇庆>海南儋州。 隶属函数法得出各种源地降香黄檀的抗寒能力排序是:福建福州>福建仙游>广西桂林>广西凭祥>海南尖峰岭>广东普宁>广东肇庆>海南儋州。 两种评价方法都得出种源地是福建福州、福建仙游和广西桂林抗寒性较强,广东肇庆和海南儋州抗寒性最弱,其他抗寒能力居中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