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动力疗法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6h】

光动力疗法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导言

1.1 RPE与AMD

1.2 AMD的传统治疗方法

1.3 AMD的新的治疗措施

1.4光动力疗法治疗AMD的研究进展

1.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材料

2.1实验器材

2.2实验对象

2.3实验试剂

3实验方法

3.1 PDT对RPE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率影响

3.2 PDT所致的两种细胞的早期凋亡情况

3.3 PDT对细胞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3.4两种细胞的药物吸收能力比较

3.5统计处理

4实验结果

4.1 PDT对RPE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

4.2 PDT所致的细胞凋亡情况比较结果

4.3 PDT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4.4两种细胞的药物吸收能力比较结果

5讨论

5.1 PDT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5.2 PDT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5.3 PDT诱导细胞损害的机制

5.4光动力效应与细胞的药物吸收能力的关系

6全文结论

7问题与展望

8参考文献

附图

英文缩写及英中文对照

附录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西方国家65岁以上人口严重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尽管AMD患者中只有15%的人会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但80%AMD患者的严重视力下降是它所造成.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为一较理想的治疗CNV方法,它通过光敏剂的选择性聚集和光照特定的部位,使之在靶区域发生光化学反应关闭CNV,而正常的视网膜血管和神经上皮几乎不受伤害,特别适合于黄斑中心凹下CNV的治疗.然而,从目前的资料来看,PDT在使CNV关闭的同时,往往伴随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的损害,这对AMD患者来说,可能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由此还可能造成其它潜在的不良后果.目前推测PDT造成色素上皮损害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PDT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二是PDT后脉络膜毛细血管暂时性闭塞所致的缺血性损害.目前尚缺乏此相关方面的研究.目的:比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对光动力疗法的反应,探索PDT时视网膜色素上皮并发性损害的机理.结论:PDT在体外对人RPE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快速地杀伤作用,两种细胞对PDT有相似的敏感性,这与两种细胞对光敏剂的吸收作用基本一致有关;两种细胞PDT后均可出现凋亡和坏死两种改变,损伤程度与细胞暴露在光敏剂下的时间成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