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南省鹤壁市为例
【6h】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南省鹤壁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录、表录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1.1.2学术价值

1.1.3研究基础

1.2文献综述

1.2.1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

1.2.2生态足迹模型研究综述

1.3选题意义

1.3.1理论探索

1.3.2发展需求

第2章研究设计

2.1研究内容与思路

2.1.1研究对象

2.1.2研究内容

2.2研究方法与路线

2.2.1研究方法

2.2.2技术路线

2.3资料来源与说明

附图

第3章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构建

3.1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征分析

3.1.1城市发展的周期性

3.1.2资源产业的垄断性

3.1.3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性

3.1.4空间布局形态的松散性

3.1.5生态环境的破坏性

3.2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原理解析

3.2.1假设前提

3.2.2构成体系

3.2.3计算方法

3.3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构架

3.3.1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的构成账户

3.3.2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的评价体系

3.4小结

第4章案例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鹤壁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4.1区域发展背景分析

4.1.1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行的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4.1.2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我国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

4.1.3资源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实施转型战略

4.2研究区域概况

4.2.1人口问题分析

4.2.2经济问题分析

4.2.3资源问题分析

4.2.4环境问题分析

4.3鹤壁市生态足迹分析

4.3.1鹤壁市生态足迹模型演示

4.3.2鹤壁市生态足迹静态分析

4.3.3鹤壁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4.4鹤壁市生态足迹解读

4.4.1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

4.4.2生态足迹与区域生产潜力

4.4.3生态足迹与城市化

4.4.4生态足迹与生活品质

4.4.5生态足迹与城市生命周期

4.4.6生态足迹与资源陷阱

4.5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鹤壁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4.5.1以“人”为本的对策

4.5.2以“资源”为本的对策

4.5.3以“技术”为本的对策

第5章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启示

5.1城市体制改革

5.1.1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5.1.2资源开发机制改革

5.2城市职能转换

5.3产业结构调整

5.3.1主导产业的选择

5.3.2接替产业的培育

5.4城市规划建设

5.4.1城镇体系规划

5.4.2矿产资源规划

5.4.3各类专项规划

5.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4.1完善教育体系

5.4.1人才激励机制

5.4.1再就业保障体系

第6章结论

6.1基本观点

6.2主要创新

6.3遗留问题

附录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特征以及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的四个子系统:生物资源账户、能源消耗账户、资源输出账户和环境补偿账户。将区域人类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划分为以上四个类型,并根据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提出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几点启示:打破城市“古董”体制的障碍,明确城市职能和产业调整的目标,完善城市规划和城市保障体系的“护航”体系等五个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