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98~2003年广州市食物中毒情况与病原菌分析
【6h】

1998~2003年广州市食物中毒情况与病原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第3章结果

第4章讨论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附 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1998-2003年广州市13个区、县食物中毒调查资料,了解广州市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探讨食物中毒与食品种类、食品行业以及与季节、地区分布的关系;并通过重点分析广州市1998~2003年发生的10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食品污染的关键环节,为制定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研究材料与方法: 1.样品来源本研究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2月广州市食物中毒食源性致病菌的所有检测资料,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共14848份,其中包括食品10416份,病人肛拭子2461份,呕吐物608份,食品从业人员的肛拭子798份,食具和公用具环节样本565份。 2.研究方法: 2.1采样和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4~7,10~11,14-200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和WS/T9-1996方法进行[32]; 本研究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4789.4~7,10~11,14-200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及WS/T9-1996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还要进行菌落计算[32]。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的样品前处理及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按照该仪器的操作程序进行。 2.2根据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卡》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档案室、食品卫生科、质量控制科的有关资料及广州市卫生监督所关于1998-2003年广州市13个区、县食物中毒标本检测报告等资料整理而成。本市历年人口数由市统计局提供。 2.3所有食物中毒调查资料均录入电脑,根据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地点、中毒责任单位、引起中毒的食品类别、致病原因、致病因素等项目进行归类分析,计算每年食物中毒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其构成比等指标进行食物中毒发生趋势的分析,并将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用SPSS11.0软件进行列联表的x2分析。总结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研究结果: 1.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1998~2003年,广州市10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样本数总计14848份,食物中毒病原菌检出数为5451份,总检出率为36.71%;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数为2303,检出率为15.51%,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变形杆菌检出数为1429份,检出率为9.62%;排在第三位的是沙门氏菌,检出数为1138,检出率为7.66%。检出变形杆菌的菌型是以奇异变形杆菌为主,检出沙门氏菌的菌型是以肠炎沙门氏菌最多,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 2.食物中毒基本情况1998-2003年广州各地区共发生食物中毒247起,有4710人中毒,20人死亡,病死率0.43%,查明率93.53%,平均每起中毒人数为19.07人。其中1998年发生18起,中毒553人,死亡0人;1999年发生12起,中毒190人,死亡0人;2000年发生45起,中毒950人,死亡12人;2001年发生44起,中毒806人,死亡3人;2002年发生53起,中毒1168人,死亡5人;2003年发生75起,中毒1043人,死亡0人。 3.中毒季节与月份分布1998-2003年以季度为单位统计。第一至第四季度中毒起数的构成比分别是11.34%、32.39%、30.77%、25.51%,中毒人数的构成比分别是10.36%、25.97%、29.02%、34.65%,每年的第二、第三季度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化学性食物中毒多发生于第二、第四季度,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多发生于第三、第四季度。第二、三季度中毒起数占全年的63.16%。 4.食物中毒的地区分布食物中毒波及广州市14个区(包括铁路局)。无论是中毒起数或人数,居首位的是白云区,中毒起数第二至第四位是海珠区、天河区、番禺区;中毒人数第二至第四位是番禺区、天河区、海珠区。 5.中毒发生的场所分布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其次是在家庭、饮食服务单位,引起中毒人数从高到低是集体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家庭。11起中毒死亡事故中有9起发生在家庭。 集体食堂主要是发生在建筑工地民工食堂、企业员工食堂、学校学生食堂。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食堂较少发生食物中毒。 饮食服务单位发生的食物中毒,均为规模较小的餐厅酒楼、小型饮食店。 6.致病因素分析致病因素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为首位,发生108起占43.72%,中毒2461人占52.25%,有2人死亡。其次是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90起占36.44%,中毒1123人占23.84%,有3人死亡。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33起占13.36%,中毒828人占17.58%,15人死亡。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发生16起占6.48%,中毒298人占6.33%,无人死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起数和人数最多,主要的致病菌是副溶血弧菌,其次是奇异变型杆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由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进食人员发病率达100%,其次是沙门氏菌发病率38.5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发病率34.46%,而蜡样芽胞杆菌发病率是10.65%;6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死亡病例全部系椰毒假单胞菌所致。 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致病因素是有机磷农药、盐酸克伦特罗、亚硝酸盐。盐酸克伦特罗所致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2001-2002年。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毒蘑菇、河豚鱼和四季豆等。毒蘑菇中毒的患病率达100%,死亡率高达18.97%,是广州市食物中毒最主要的致死因素。 7.中毒原因分析以原料污染或变质或有毒最为严重,发生123起,中毒2402人,死亡20人。其它原因依次为加工不当、原因不明、生熟交叉污染、熟食储存不当、加工人员污染、用具容器不洁等。 8.学校食物中毒情况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1998-2003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19起,中毒人数889人。2003年报告起数虽然是8起,但只有2起在学校食堂发生,有2起是学校从食品加工厂购买直接入口食品供应给学生就餐而引起,其它是学生外出在饮食服务单位就餐或由学生自带已被污染的食物到学校进食而引起。 研究结论: 1.广州市1998-2003年来食物中毒报告起数最多的是2003年,依次递减排列顺序为2002年、2000年、2001年、1998年、1999年。 2.食物中毒的季节(月份)高峰显著,每年的第二、第三季度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化学性食物中毒多发生于第二、第四季度,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多发生于第三、第四季度。 3.广州市食物中毒有明显的中毒重点区域,中毒人数最多集中在白云区,第二至第四位是番禺区、天河区、海珠区。 4.食物中毒场所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其次是在家庭、饮食服务单位。食物中毒人数从高到低的排序是集体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家庭。中毒死亡事故主要发生在家庭。 5.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以副溶血弧菌为主,其次是变形杆菌,第三位检出沙门氏菌的菌型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 6.蔬菜农药中毒仍然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7.1998-2003年,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毒蘑菇、河豚鱼和四季豆等。毒蘑菇中毒的患病率达100%,死亡率高达18.97%,是广州市食物中毒最主要的致死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