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快速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方法建立及其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
【6h】

快速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方法建立及其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第1章快速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第2章珠三角地区HPV型别分布以及各基因型与宫颈病变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导致妇女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每年约5万人死于宫颈癌。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宫颈癌的直接病因,大多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只有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或反复感染才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人乳头瘤病毒是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为双链闭环DNA病毒,基因组长度7200-8000bp,可分为3个区段:早期区、晚期区及长控制区。早期区与晚期区有八个主要开放读码框架,与DNA复制,转录调控及细胞转化有关。 目前确定的HPV型别约有120余种,依其感染的上皮所在部位分为皮肤型HPV和生殖道型HPV,大约40种型别涉及生殖道感染,依据不同型HPV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低,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HPV检测及基因分型对宫颈癌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反向点杂交方法对HPV基因分型并对珠三角地区21型常见HPV基因型分布以及HPV感染与不同宫颈病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目的 本研究设计合成21型HPV特异型别探针(包括15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及cp8304型),应用DNA杂交仪建立一种快速反向点杂交(ReverseDotBlot,RDB)HPV基因分型方法,并对该系统进行评价。同时利用该方法检测珠三角地区临床标本,分析珠三角地区21型常见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临床关系。 方法 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病例355例,按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BethesdaSystem1999分级系统)将病例分为五组:NILM、ASC-H、ASCUS、LSIL、HSIL。选取通用引物MY09/11和内参Globin引物GH20/PC04,引物用生物素标记;根据21型序列比对结果设计HPV21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其中包括15种常见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及cp8304型,同时设计了内参基因Globin探针,探针均用氨基标记;对临床标本进行PCR扩增和快速反向点杂交分型检测。经过对临床标本的筛选,制备HPV不同型别阳性标准模板。应用DNA杂交仪进行杂交,并分别对探针浓度、杂交温度、杂交时间三个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快速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方法;同时利用FDA认证的杂交捕获Ⅱ代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HPV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快速反向点杂交分型方法进行系统评价。此外,利用快速反向点杂交对珠三角地区临床标本进行21常见HPV基因分型,了解珠三角地区HPV基因型分布情况。 结果 一、快速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成功建立快速反向点杂交对HPV基因分型 提取标本DNA质量完好,21型HPV基因型阳性模板重组质粒经测序证实。系统最佳条件为:探针浓度为15pmol/μl,杂交温度为45℃,杂交时间为10分钟。21型临床标本经快速反向点杂交检测分型,蓝色斑点清晰可见,各型别间无非特异显色;快速反向点杂交检测HPV基因型最低限度为102-104copies。 2.基因分型结果 通过快速反向点杂交进行基因分型,355例宫颈刷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标本211例(59.4%),其中单型感染有150(71.1%)例,混合感染61例(28.9%)。共检测出15种常见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以及3种低危型(6、11、42)。另有两例PCR扩增电泳结果呈阳性,分型无结果,经克隆测序鉴定后分别为73型和54型。 3.杂交捕获Ⅱ代(hybridcapture,HCⅡ)方法和快速反向点杂交进行HPV分型的结果比较 355例标本中,杂交捕获Ⅱ代方法和快速反向点杂交分别检测出222例和211例阳性标本,以HCⅡ为标准,快速反向点杂交的灵敏度为92.8%(206/222),特异度为96.2%(128/133)。两种方法比较χ2值0.72,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二、珠三角地区HPV型别分布以及各基因型与不同宫颈病变关系 1.珠三角地区21型常见HPV基因型分布 利用快速反向点杂交分型方法对1085例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共检测出437例HPV感染病例,总阳性率为40.3%,其中单型感染有319例(73.0%);混合感染有118例(27.0%),共检出23种HPV型别,其中包括16种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和6种低危型(6、11、42、43、44、54)以及cp8304型。在23种型别中,感染率最高的为16型(24.5%),其次为52型(16.2%)、58型(16.0%)、56型(7.3%)、31型(6.9%)等。 2.生殖道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与不同宫颈病变的关系 355例病例中不同宫颈病变HPV感染率有所不同,χ2为50.56,P<0.05显示不同的宫颈疾病中HPV感染率存在差异。NILM、ASC-H、ASCUS、LSIL、HSIL组中利用快速反向点杂交和HCⅡ方法检出HPV感染率分别为43.3%/46.4%、50.0%/50%、74.1%/79.5%、80.8%/82.2%、91.7%/95.8%;随着宫颈疾病程度的加重,HPV的感染率也随之增高。宫颈病变程度不同HPV感染的基因型也存在差异。各疾病组型别分布情况存在不同:ASCUS中前四位感染型别为16、52、58、56。而在LSIL中前四位感染型别为58、16、52、56。在HSIL组中前四位感染型别为16、58、33、52,感染率分别为54.2%、12.5%、8.3%、8.3%,HSIL组中16型感染率超过了50%。 结论 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方法,并与杂交捕获Ⅱ代基因分型方法进行比较,两法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2.珠三角地区21型常见HPV基因型分布主要是HPV16、HPV52、HPV58、HPV56和HPV31;各型的感染率分别是24.5%、16.2%、16.0%、7.3%、6.9%。 3.不同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率与型别分布均不同。良性宫颈病变ASC-H、ASCUSLSIL组中感染率分别为50.0%、74.1%、80.8%;恶性HSIL组中感染率为91.7%;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PV感染率明显升高。宫颈病变程度不同,HPV感染的基因型别也存在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