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斛兰(Dendrobium chrysopterum)内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防治功能研究
【6h】

石斛兰(Dendrobium chrysopterum)内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防治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石斛兰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第3章 石斛兰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第4章 具有拮抗活性内生菌的筛选及其拮抗机理初探

第5章 R14、R21对石斛兰叶斑病的温室防治试验

第6章 石斛兰内生菌解磷能力的检测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石斛兰的内生菌及其生物防治能力和解磷能力进行了研究。以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栽培的双色石斛(Dendrobiumchrysopterum)为研究对象,从双色石斛的健康植株叶片中分离得到51株细菌,53株真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51株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以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s)为主;真菌则属于14个属和一些无孢菌群。 从石斛兰中分离了常见病害——叶斑病的病原菌B10b,并鉴定为乳酸镰孢霉菌(FusariumlactisPir.etRib)。 在离体条件下,通过平板拮抗实验测定了不同内生菌菌株对叶斑病病原B10b的拮抗能力,有35株内生细菌对叶斑病病原B10b表现出拮抗能力,以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R14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mforms)R21的拮抗能力最强,内生真菌对病原B10b无拮抗作用。以R14和R21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铜绿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u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梨黑斑交链孢霉(Alternariakikuchiana)、芒果蒂腐菌(Diplodianatalensis)、西瓜枯萎菌(Fusariumoxysporum)、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拮抗能力,结果显示,R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芒果蒂腐菌表现出微弱抗性(抑菌带宽度<5mm),对铜绿色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梨交链孢霉和西瓜枯萎菌表现出较强的抗性(10mm>抑菌带宽度≥5mm);R21对铜绿色假单胞菌和酿酒酵母表现出微弱抗性(抑菌带宽度<5mm),对白色念珠菌、芒果蒂腐菌表现出较强的抗性(10mm>抑菌带宽度≥5mm),对新月弯孢霉、梨黑斑交链孢霉和西瓜枯萎菌表现出很强的抗性(抑菌带宽度≥10mm),表明R21对真菌具有较好的抗性。R14和R21对石斛兰叶斑病病原B10b具有拮抗作用的机理作初步研究,发现两菌株分泌的活性物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但作用较弱,其发酵液可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4%与72%。温室防治试验证明,R14和R21对石斛兰叶斑病均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70.13%、67.53%。 另外,以溶磷圈法对石斛兰内生菌作解磷菌的筛选,发现有10株细菌及2株真菌具有解磷能力,以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R10、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s)R25和R47的溶磷量较高,分别达36.11μg/mL、39.77μg/mL、39.31μg/mL,真菌T35(Sphaerocreassp.)、T37(Chromasporiumsp.)的溶磷量仅为11.00μg/mL和11.42μg/m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