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腰椎轴向负荷MRI初步研究
【6h】

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腰椎轴向负荷MRI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致谢

展开▼

摘要

腰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跛行是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当前所有国家的国民均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临床体格检查的神经定位体征和影像学(如CT、MRI)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也是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计划的主要依据。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少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即使使用最先进的CT和MRI检查技术,影像学上也未能发现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一致的影像学改变。这些症状通常在行走、站立和伸髋时表现出来,而在仰卧位屈髋时很少表现出来。这种症状随体位改变的现象引导我们考虑在症状最明显时获得的影像学资料可能要比常规仰卧腰大肌放松位时获得的影像学资料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因此,是否能够建立一套模拟负荷状态进行MRI检查的装置,以及在负荷状态下获取影像学资料,提高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跛行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目的 1、观察无症状个体腰椎轴向负荷前后椎间盘、硬脊膜囊及椎管的变化情况。 2、观察腰椎退行性病变导致的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跛行患者腰椎轴向负荷前后椎间盘、硬脊膜囊及椎管的变化情况。 3、评价轴向负荷MRI检查对优化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断的意义。 4、探讨腰椎轴向负荷MRI应用的适应症。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无症状志愿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20岁~59岁,平均年龄39.9岁。无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跛行等症状及体征。病例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范围20岁~59岁,平均年龄45.1岁。2006年3至200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腰椎MRI检查,且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或神经性跛行症状的患者。无论无症状志愿组还是病例组,均除外骨质疏松、骨折、腰椎炎症(如结核、化脓性炎症等)、腰椎肿瘤及严重全身性疾病等。 2、腰椎轴向负荷装置模拟戴纳维应力器,达到了无磁性,能够安全应用于高场磁共振检查。 1)技术要求:无磁性、可测量轴向负荷应力2)组件: (1)负荷背心:多种型号,加强尼龙布制(2)牵引带:加强尼龙带(3)轴向负荷力测量装置:去磁不锈钢弹簧4根、刻度尺(4)踏板:硬质木材(5)小配件:铝合金3、检查方法(1)成像设备:飞利浦公司Gyroscan Interal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 (2)常规检查:受检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双髋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横断位扫描的扫描范围L3~S1椎间盘,包含椎间盘的上下终板,扫描层面平行于检查的椎间盘,矢状位扫描以椎管为中心,范围达椎体双侧边缘。扫描层厚4mm,层间隔0.4mm,4次采集,T<,2>WI:TE3500/TR120。 (3)负荷检查:常规检查结束后接着进行轴向负荷检查,此时受检者上身穿负荷背心,仰卧在检查床上,而双髋关节及膝关节伸直。负荷力通常采用受检者体重的40﹪~50﹪,负荷5分钟后开始扫描采集图像,扫描参数同负荷前,且尽量使负荷前后扫描层面为同一位置。 4、测量和观察指标(1)测量指标:在横断面上测量轴向负荷前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硬脊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横径、椎管面积及黄韧带厚度。 (2)观察指标:观察轴向负荷前后硬脊膜囊变形、侧隐窝狭窄、椎小关节不稳、椎体滑脱及神经根受压情况。 5.各项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及其正常参考值、病变诊断标准的制定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包,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1)无症状志愿组、病例组轴向负荷前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硬脊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横径、椎管面积及黄韧带厚度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无症状志愿组、病例组负荷前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硬脊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横径、椎管面积及黄韧带厚度的统计描述。 结果 1.无症状志原组负荷前后情况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硬脊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横径、椎管面积及黄韧带厚度在负荷后较负荷前加重。各项指标各椎间盘水平负荷前后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2.症状组负荷前后情况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硬脊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横径、椎管面积及黄韧带厚度在负荷后较负荷前加重。L4-5水平椎间盘突出程度、L4-5、L5-S1水平硬脊膜囊面积、L4-5、L5-S1水平椎管面积及L4-5水平黄韧带厚度轴向负荷前后改变的P值均<0.05,轴向负荷前后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多集中在L4-5、L5-S1椎间盘水平。 结论 1.无症状个体腰椎轴向负荷前后各项指标改变无显著性差异,但部分个体负荷后仍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程度加重或硬脊膜囊面积、椎管面积减小。 2、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轴向负荷前后大部分指标改变有显著性差异,且比无症状个体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附加诊断信息。 3、自行研制的腰椎轴向负荷MRI装置操作简便、实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优化放射诊断。 4、常规MRI检查提供的影像信息与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符合时,推荐应用轴向负荷MRI检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