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直肠癌64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分型及肿瘤浆膜外浸润的对照研究
【6h】

结直肠癌64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分型及肿瘤浆膜外浸润的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声明

第一部分正文 结直肠癌64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分型关系的探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正文 结直肠癌64排螺旋CT表现与肿瘤浆膜外浸润的对照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论述: 一.病理分型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64排螺旋CT表现与其病理分型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07年11月的92例结直肠癌64排螺旋CT表现和对应病例的病理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和周围浸润情况。全部病例术前清洁肠道,然后用2.5%的等渗甘露醇溶液灌肠,再进行64排螺旋CT平扫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首先按照病理高、中、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对病例进行分类,对各种组织类型肿瘤的64排螺旋CT表现形态、平扫和增强的肿瘤实质CT值,淋巴结和其他脏器远处转移、周围浸润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按照病理,将病例分成3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第1组为低分化腺癌,第2组为黏液细胞癌和印戒细胞癌,第3组为中高分化腺癌。 结果: 中分化腺癌74例;高分化4例;低分化6例;黏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1例。低分化腺癌平扫CT值约41.00±6.39HU,增强后CT值约74..83±9.48HU;黏液腺癌与印戒细胞癌的平扫CT值约39.00±3.46HU,增强后CT值约73.66±11.66HU;中高分化腺癌的平扫CT值约44.83±5.95HU,增强后CT值约85.05±10.47HU。这三组CT值经方差分析,平扫p=0.028,增强p=0.015,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低分化组为50%,黏液腺癌组为37.5%,中高分化组为28.2%,经卡方检验,三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的p=0.483,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中出现肠外浸润的百分率分别各是66.7%(4/6)、75%(6/8)和35.9%(28/78),出现不均匀强化或分层状强化的分别各是83.3%(5/6)、100%(8/8)和38.5%(30/78),p值分别为0.043和0.001,有统计学意义;发生肝、肺等远处器官转移率分别各是0%(0/6)、12.5%(1/8)和11.5%(9/78),统计分析无明确统计学意义。因此,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包括印戒细胞癌)和中高分化腺癌之间在64-MDCT表现上有较显著的差异性。 结论: 64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病理学类型。 二.结直肠癌浆膜外浸润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浆膜外浸润的CT表现和时间密度曲线,利用肠壁与浆膜外多点间感兴趣区的CT值差值判别病例是否存在肠壁浆膜外浸润。 材料和方法: 结直肠癌患者共49例于2005年11月~2006年10月行64排螺旋CT影像动态增强扫描。其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范围18-73岁,平均年龄56.3岁。肿瘤位于直肠41例,乙状结肠4例,降结肠2例,升结肠2例。所有病例在64-MDCT扫描后2-16天内进行手术,平均5.7天。病理检查49例均为结直肠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37例,中~低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8例。扫描前清洗肠道,扫描开始前用温生理盐水约500ml灌肠。采用ToshibaAquilion64排螺旋CT机,扫描管电压:120kV,电流150mA,层厚8mm,螺距为0。先作平扫,扫描范围包括结直肠肿瘤最大径所在的部位。应用套管针从肘静脉以4ml/s的速率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300mgI/ml)40ml。增强开始后延迟10秒扫描,连续扫描65秒,每个感兴趣层面可获65帧连续动态增强图像。手术切除标本按CT测量方法选定切面,取材时与CT图像对照,尽可能在与CT扫描时的靶平面图像一致的区域取材,经石蜡包埋备用。每个病人取1~2个蜡块,共计96个石蜡块。切片厚5μm。每个小石蜡块相对应的CT层面即为感兴趣区域(Regionofinterest,ROI)层面,共有96个肿瘤ROI,每一个肿瘤ROI的层面共有65帧动态增强图像。选定肿瘤ROI内某一点,通过该点作一条与该部分肠壁外缘切线垂直的直线,在该线上肠壁外约2mm、5mm、8mm处再圈定3个感兴趣区域,测量这4个感兴趣区域增强后11s、15s、20s、25s、30s、35s、40s、45s、50s、55s、60s、65s、70s、75s图像上的CT值。一共获得96组记录值,并将它们按肿瘤浸润深度分成未侵出浆膜层组和肿瘤侵出浆膜层组。计算出两大组中每小组的肠壁肿瘤~2mm、肠壁肿瘤~5mm、肠壁肿瘤~8mm的ROI的CT值差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大组各时间点CT值差值之间的差异。然后再将两大组各时间点的肠壁肿瘤~2mm、肠壁肿瘤~5mm、肠壁肿瘤~8mm的ROI的CT值之差值进行判别分析,分析出判别两组的函数公式。最后,分析两大组各个病例的时间-密度曲线的走形表现,从曲线走形分析两组差异。 结果: 经过t检验,癌肿未侵出浆膜层组和侵出浆膜层组各时间点的肠壁肿瘤~2mm、肠壁肿瘤~5mm、肠壁肿瘤~8mm之间的ROI的CT值差值统计学上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肠壁肿瘤~2mm、肠壁肿瘤~5mm、肠壁肿瘤~8mm各相同时间点的ROI的CT值之差值进行判别分析后,获得判别肿瘤未侵出浆膜层组(第1组)和肿瘤侵出组(第2组)的函数公式(D1、D2为判别指标):①肠壁肿瘤~2mm.D1=-13.039+0.100×(20sCT值差值)+0.125×(40sCT值差值),D2=-3.022+0.038×(20sCT值差值)+0.059×(40sCT值差值);②肠壁肿瘤~5mm:D1=-17.796+0.254×(50sCT值差值),D2=-10.229+0.189×(50sCT值差值);③肠壁肿瘤~8mm:D1=-15.003+0.205×(55sCT值差值),D2=-10.326+0.168×(55sCT值差值)。另外,两组时间-密度曲线其肠壁肿瘤的曲线基本呈上升趋势,在肿瘤浸润出浆膜外组中有30个肿瘤ROI的2mm处ROI的时间密度曲线与肠壁肿瘤类似或相近,占这组总数53.6%;未侵出肠壁组相应距离有6个ROI的时间密度曲线与肠壁肿瘤类似或相近,占这组总数10.7%。两者进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除了9个肿瘤ROI有外生性肿瘤,其余病例ROI的5、8mm处ROI的时间密度曲线较低平。 结论: 通过测量、分析肠壁肿瘤与同一直线上(与该部分肠壁外缘切线垂直的直线)肠外2mm、5mm、8mm处感兴趣区域的CT值差值和时间-密度曲线一定程度上可以判别肿瘤未侵出浆膜层组和肿瘤侵出浆膜层组,而判别分析检出的肠壁肿瘤~2mm、肠壁肿瘤~5mm、肠壁肿瘤~8mm的ROI的CT值差值的判别函数公式可以简单判别肿瘤是否侵出浆膜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