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临床及随访分析
【6h】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临床及随访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Abbreviation

声明

Chapter One BACKGROUND

1.1 SICK SINUS SYNDROME

1.2 PACING MODE SEL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SS

1.3 PACEMAKER AND CARDIAC STRUCTURE

1.4 PACEMAKER AND AV SYNCHRONY

1.5 FOLLOW-UP

Chapter Two OBJECTIVES

CHAPTER THREE MATERIALS AND METHODS

3.1 SUBJECTS

3.2 PATIENT SELECTION

3.3 EXCLUSION CRITERIA

3.4 METHODS

3.5 REVIEW AND DATA COLLECTION

3.6 FOLLOW UP VISITS

3.7 STATISTICS

Chapter Four RESULTS

4.1 COMPARISON BETWEEN DUAL CHAMBER AND SINGLE CHAMBER VENTRICULAR PACEMAKER

4.2 PACEMAKER AND ITS EFFECT ON THE CARDIAC STRUCTURE AFTER THE TREATMENT

4.3 EFFECTS OF PROLONGING THE AV D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DUAL CHAMBERE PACEMAKER

Chaper Five DISCUSSION

5.1 SICK SINUS SYNDROME AND THE TYPE OF PACEMAKER IMPLANTED

5.2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THE EFFECT ON CARDIAC STRUCTURE

5.3 DUAL CHAMBER PACEMAKER AND EFFECT OF AV DELAY ON THE STROKE VOLUME AND EJECTION FRACTION AND PERCENTAGE OF VENTRICULAR PACING

CHAPTER SIX STUDY LIMITATIONS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1SF-36 QUESTIONNAIRE

ACKNOWLEDGEMENTS

DECLARATION

展开▼

摘要

目的: 1.观察和比较病窦综合征的病人行双腔(DDD(R))和单腔(心室,VVI(R))起搏这两种不同起搏模式的临床效果。 2.研究病窦综合征的病人植入双腔(DDD)或单腔(VVI)起搏器植入前后起搏对于心脏结构和出现严重三尖瓣返流并发症的影响。 3.前瞻性地研究对于植入双腔起搏器(DDD)的病窦综合征的病人,调整AV间期优化心室起搏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收集2002年1月~2008年5月期间因病窦综合征在我院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14例。其中,植入单腔起搏器者82例(38.3%),男女之比为46∶36(56.1%∶43.9%),平均年龄66.98±11.35年;植入双腔起搏器者132例(61.7%),男女之比为59∶73(44.6∶55.3%),平均年龄65.5±11.5年。 排除标准 1.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 2.植入ICD和已行CRT治疗的患者; 3.植入心房起搏器(AAI)的患者。 方法: 回顾性的病史采集,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症状、体征、ECG、伴发疾病;用药史(既往是否用过CCB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胺碘酮、华法林、地高辛等药物);植入起搏器的原因,有无心律失常的发作史,包括房颤;有无心脏手术史;植入起搏器后的效果及有无并发症。 所有患者依据植入的起搏器类型(单腔VVI(R)或者双腔DDD(R))分为两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分析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再入院率及新发房颤的发生率,并常规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律及心脏结构情况。 回顾与资料收集: 2002年1月~2008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起搏器植入的患者的临床信息均录入数据库中,包括患者的心脏疾病类型,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器的特征及随访记录等。起搏模式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影响生存率的因素诸如高龄,合并其他疾病都不作为选择起搏模式的考虑因素。 随访: 随访期限一般为每半年一次,如有需要另增。通过患者的病史、体征、ECG等记录来确定该研究的终点,即房颤,脑血管事件及死亡。如果病人未能亲自到医院进行随访,则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取得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信息。 随访当中,使用MEDTRONIC2090和ST.JUDE8500程控仪。随访患者需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治疗前后的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延长AV间期的效果,需在调整AV间期之前,记录患者的症状、并发症情况、心室起搏率以及USG检查情况。通过程控延长AV间期以后,三个月再行随访,并再次记录上述内容。治疗前后,患者均需填写SF—36表格。所有收集的数据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进行异质性检验。参数检验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非参数检验采用Mann—Whitney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法。调整AV间期的患者,不同的变量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描述。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4例病窦综合征患者中,132例(61.7%)的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男性59(44.6%),女性73(55.3%)),平均年龄为65.5±11.5年。82例(38.3%)的患者植入单腔起搏器(男性(56.1%),女性36(43.9%)),平均年龄为66.98±11.35年。两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动过缓、慢—快综合征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功能分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再入院率差别是显著的(双腔6(4.5%),单腔11(13.4%),P=0.020),而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心悸(双腔:31(23.5%),单腔55(67.1%)),头晕(双腔:17(12.9%),单腔(30(36.6%))及起搏器综合征(双腔:3(2.3%),单腔:14(17.1%),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0.01。两组其他症状和并发症的差别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包括新发房颤(双腔9(6.8%),单腔12(14.6%),P=0.062)。 起搏器与心脏结构两组植入起搏器前后心脏彩超的所有参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起搏器与AV同步: 病窦综合征的患者AV间期经调整延长者(调整前176.33±4.248ms,调整后232.67±4.313ms),射血分数显著增加(13.953±4.519),每搏输出量增加(873±4.544 ml),SF—36量表分值提高(6.567±2.223分),P均小于0.01。心室起搏率也降低41.867±10.766%(P<0.01)。 结论: 1.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植入单腔者在出现心悸,头晕,起搏器综合征及再入院率较植入双腔起搏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症状及并发症上没有显著的差别。 2.在心功能以及心脏结构(包括三尖瓣返流)上单腔或双腔起搏器植入前后均无明显的差别。 3.在植入双腔起搏器并调整AV间期优化心室的患者中,因达到了优化心室起搏,最大化房室按正常顺序除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较延长前有明显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