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实验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特征和远端栓塞的实验研究
【6h】

中国实验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特征和远端栓塞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当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两种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尚缺乏较理想的用于开展血管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研究的动物模型。本研究拟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大动物模型,并且探讨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特征。 方法:5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高胆固醇(HFC)饮食饲养联合手术部分结扎颈动脉的方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小型猪HFC饮食饲养2周后诱发高脂高胆固醇血症,然后行双侧颈动脉部分结扎术,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证实形成70%左右的颈动脉狭窄,继续给予HFC饮食12周。动态监测外周静脉血的血浆胆固醇水平,超声多普勒监测颈动脉内膜的变化。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双侧颈动脉和远端的颅底微血管网取材,行苏木素—伊红(HE)和维尔赫夫氏弹力组织染色病理学检查,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冠状动脉病变Stary分级标准评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组织标本行平滑肌抗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判断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和斑块栓子脱落形成远端颅底微血管网的栓塞表现,参照Oxford易损颈动脉粥样斑块标准分析斑块的不稳定性形态学因素。 结果:5只小型猪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饲养2周后,血胆固醇水平升至基础值4倍以上。双侧颈总动脉部分结扎术后,超声多普勒证实10根颈总动脉均形成70%左右的狭窄。 结论:①采用联合颈动脉部分结扎和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的方法,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可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形成的颈动脉斑块具有不稳定性特征,并且破裂后引起颅底微血管网栓塞。②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附壁血栓形成、显著炎症反应、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和大量泡沫细胞和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③此模型可望进一步用于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研究和不稳定性斑块形成机制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