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铜-DPPZ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DNA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6h】

铜-DPPZ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DNA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多吡啶氨基酸铜配合物研究概况

1.2配合物表征方法

1.2.1红外光谱

1.2.2紫外可见光谱

1.2.3电导率

1.2.4 X-射线单晶衍射

1.3多吡啶铜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进展

1.3.1研究背景

1.3.2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基本方式

1.3.3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的方法

1.4 DNA的定量分析方法

1.4.1分光光度法

1.4.2荧光法

1.4.3电化学分析法

1.5共振光散射在DNA定量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5.1光散射现象

1.5.2共振光散射技术的简介

1.5.3共振光散射用于DNA定量的研究

1.6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仪器与试剂

2.2.2 DNA溶液的配制

2.2.3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

2.2.4溴化乙锭荧光分析

2.2.5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2.2.6 DNA的定量分析

2.3结果与讨论

2.3.1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2.3.3 DNA的定量分析

2.4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多吡啶氨基酸铜配合物在光物理、电化学、分子自组装等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在DNA结构识别、光谱探针、裂解试剂和抗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近年来,这种类型的配合物与DNA的独特作用方式成为化学领域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吡啶氨基酸铜三元配合物[Cu(DPPZ)(L—Ser)NO3·H2O]。通过元素分析、FAB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铜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铜配合物与DNA发生明显结合作用,表现在它的光物理性质受到DNA较大程度的影响,DNA的加入使得铜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峰出现明显的减色现象。 本文同时研究了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7.2的Tris缓冲液中,DNA的加入导致铜配合物共振光散射的增强,在400nm处存在一个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强度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92-9.2μmol·L-1,线性方程为IRLS=59.7+10.5CDNA(μmol·L-1),相关系数为0.9982,检出限为0.64μmol·L-1。将该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DN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