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调整基础货币与我国货币乘数研究:1998—2008
【6h】

调整基础货币与我国货币乘数研究:1998—2008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言

1.1 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章内容和结构安排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货币乘数理论文献综述

2.1 货币乘数研究的发展

2.2 基于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的货币乘数研究述评

2.3 基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的货币乘数研究

2.4 货币乘数理论其他相关研究

2.5 相关实证研究

2.6 国内对货币乘数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我国货币乘数的趋势分析和波动分析

3.1 货币乘数变动的趋势分析

3.2 我国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分析

第四章 货币乘数影响因子理论分析

4.1 现金比率k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分析

4.2 定期存款比率t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分析

4.3 储蓄存款比率s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分析

4.4 非金融机构存款比率n对货币乘数影响分析

第五章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关系实证研究

5.1 乘数的稳定性分析重要性

5.2 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分析

5.3 居于基础货币调整的货币乘数稳定性分析

5.4 调整的基础货币变动本身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宏观调控的两个主要途径之一是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我国从1996年以来实行的是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因此正确测算货币供应量成了重要的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基础货币是外生变量,货币乘数是内生变量,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货币总量。货币乘数反映的是基础货币在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扩张的程度,它受到包括商业银行、居民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在过去几年,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此来调控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那么我国的货币乘数到底是不是稳定的,这个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货币乘数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然后分析了我国1998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四季度货币乘数变化趋势,分析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通过E-G两步法研究我国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发现无论是广义货币还是狭义货币都跟基础货币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
   文中还进一步分析了存款准备金变动下基础货币的调整问题,通过Jahansen协整检验研究发现,调整后的基础货币本身跟货币乘数之间也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显示出负相关的作用,这就是说,每次基础货币发生变化,货币乘数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对货币总量的变化发生抵消,因此,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如预期的好。本文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给出了论文的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