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性和安全性研究
【6h】

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性和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鱼类链球菌及链球菌病研究概况

1.1鱼类链球菌病

1.2鱼类链球菌疫苗的研究概况

1.3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不同佐剂海豚链球菌全细胞灭活疫苗对罗非鱼的免疫保护期试验

2.1前言

2.2材料

2.3方法

2.4结果

2.5讨论

2.6小结

附图

第三章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试验

第一节白油和铝胶佐剂疫苗的安全性试验

3.1引言

3.2材料

3.3方法

3.4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二节 铝胶佐剂疫苗导致罗非鱼死亡的原因探索

3.1引言

3.2材料

3.3方法

3.4结果

3.5 讨论

3.6小结

附图

第四章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浸泡/注射复合免疫对罗非鱼的效果试验

4.1引言

4.2材料

4.3方法

4.4结果

4.5讨论

4.6小结

附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鱼类病害的发生日益频繁、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细菌性疾病种类多、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频繁爆发的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尚主要依赖药物,但细菌对药物的抗药性以及药物的残留问题给水产品安全造成了巨大危机。而疫苗接种对养殖动物疫病的防治被公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为此,本文针对严重危害罗非鱼养殖的链球菌病的免疫学防治展开研究,旨在为现代罗非鱼的养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研究制备了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灭活疫苗,确定了不同佐剂疫苗对罗非鱼的保护期;并从生物制品安全角度,对工厂化方式生产白油佐剂疫苗和铝胶佐剂疫苗进行了安全性检测;同时,采用浸泡与注射相结合的接种方法免疫罗非鱼,为S.iniae商品化灭活疫苗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将S.iniae的HD-1株制备成白油、佛氏和浓度为4%的铝胶佐剂灭活疫苗,腹腔注射接种罗非鱼(1×109CFU×ml-1,0.1 ml×尾-1)。经过两次免疫,每次免疫间隔14天,从初次免疫开始,每隔4周用HD-1株攻毒,一共攻毒6次,保护期试验持续期共计24周。统计攻毒14天内各组鱼的死亡情况,计算各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RPS),并测定各组鱼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表明:HD-1株白油佐剂灭活疫苗保护期在第二月时,保护率最高达到100%,最高血清抗体凝集效价在第二个月达到1:80;佛氏佐剂和4%的铝胶灭活疫苗免保护率在一个月时达到最高,分别为73%和88.5%,因此在链球菌病高发期的前两个月注射白油佐剂疫苗,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将S.iniae的TBY-1株制备成109CFU×ml-1白油和浓度为200%工厂化铝胶灭活疫苗,对罗非鱼分别注射0.1ml和2倍于正常剂量的疫苗。安全试验结果表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较为安全,未出现鱼体死亡情况,但在观察过程中,一些组织会出现轻微炎症反应,两个月后白油在鱼体仍有少量残留。工厂化生产的浓度为20%铝胶佐剂灭活疫苗可对罗非鱼造成80%以上的死亡率。按照工厂化的生产标准,铝胶佐剂并不适用于罗非鱼的免疫。 采用浸泡/注射复合免疫接种的方法,在幼鱼体长为2.5+0.5cm时,采用浓度为1×106 CFU×ml-1和1×107 CFU×ml-1的全细胞灭活疫苗分别浸泡罗非鱼10min和30min,待鱼长到40g时,仍然采用该种疫苗腹腔注射罗非鱼(1×109CFU×ml-1,0.1ml×尾-1),两周后攻毒。结果表明:浓度为1×106CFU×ml-1和1×107 CFU×ml-1疫苗,浸泡幼鱼30min后,成鱼时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免疫保护效果最佳,保护率分别为96.3%和100%(p<0.05)。 因此,作者认为采用浸泡/注射复合免疫接种的方法,即幼鱼浸泡浓度为1×106CFU×ml-1的S.iniae全细胞灭活疫苗浸泡30min后,待鱼长到40g时,再对其进行腹腔接种免疫,是最实用、最方便且又能达到理想免疫效果的疫苗接种方法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