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6h】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本文中的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小结

第二章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对比研究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小结

第三章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对比研究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讨论

小结

第四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变化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 果

3.讨 论

小结

第五章 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变化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总结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宫颈癌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据2002年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49.3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有27.4万妇女死于该病,并且83%的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在我国宫颈癌患病率和病死率均约占世界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筛查手段的进步,发现的宫颈癌患者明显增多,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和放疗,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这种治疗模式的远期疗效仍然不尽人意。但随着肿瘤化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化疗药物的不断开发及给药途径和方法的改进,化疗对宫颈癌取得了一定疗效,宫颈癌的化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已经使之成为重要的宫颈癌新辅助治疗或姑息性治疗的方法,出现了从单纯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持续动脉灌注化疗、球囊阻塞动脉灌注化疗、体外化疗过滤下经皮盆腔动脉灌注化疗到加用动脉栓塞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也出现了介入治疗与手术、放疗等方法的不同组合,这些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与其它方法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的疗效评价多数来源于小样本的回顾性评价,不同介入治疗方法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尤其是动脉化疗栓塞与单纯的动脉灌注化疗之间的疗效对比研究极其少见,两种介入方法联合放疗的对比研究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与这些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比较缺乏,尤其是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治疗后的变化与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资料完整的大样本病例资料的回顾分析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研究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或联合放疗与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差异以及两种细胞因子在宫颈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第一章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及对病理的影响。 方法:将1997年4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17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92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65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其中37例术前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83例,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注药,70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其中34例术前采用同样的腔内放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以卡铂为主的联合方案。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51例有病理危险因素的患者加用外放射治疗。 结论: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相比,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能更有效地缩小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肿瘤体积,但不能增加病理完全缓解率、不能减少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控制淋巴血管侵犯略差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远期生存率尚未显示出优势,有待进一步长期随访。 第二章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根治术对宫颈癌的疗效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将1997年6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81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41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40例,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两组化疗方案均为以卡铂为主的联合方案。两组患者介入治疗1-3次后1-2周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术后对24例有病理危险因素的患者加用外放射治疗。 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控制宫颈癌肿瘤大小方面优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但对减少盆腔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侵犯和复发率尚未显示出明显优势,两种介入治疗方法联合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远期生存率尚无明显差异。 第三章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将1997年4月至2007年9月间收治的81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43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38例,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两组化疗方案均为以卡铂为主的联合方案。两组患者介入治疗1-2次后1周进行2-6次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剂量6-10Gy/次,放疗后2周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对32例有病理危险因素的患者加用外放射治疗。 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腔内放疗都是能缩小肿瘤的有效方法,但两者在临床疗效、对病理因素的影响以及复发和远期生存方面尚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第四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变化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治疗后的变化对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2000年8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51例宫颈癌患者分为4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14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15例,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腔内放疗组12例,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腔内放疗组10例,四组化疗方案均为以卡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后两组患者介入治疗1-2次后1周进行2-6次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剂量6-10Gy/次,放疗后2周进行广泛性子富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治疗前的宫颈活检标本和手术后的标本共102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并观察其变化。 结论:治疗前VEGF表达和治疗后VEGF表达下调可能是评价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指标。治疗后VEGF表达下调比率的差异能够预测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 第五章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变化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变化对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2000年8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51例宫颈癌患者分为4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14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15例,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腔内放疗组12例,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腔内放疗组10例,四组化疗方案均为以卡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后两组患者介入治疗1-2次后1周进行2-6次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剂量6-10Gy/次,放疗后2周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治疗前的宫颈活检标本和手术后的标本共102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HIF-1α的表达。 结论:治疗前HIF-1α表达和治疗后HIF-1α表达下调可能是评价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加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指标。治疗后HIF-1α表达下调比率的差异能够预测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