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某三甲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干预效果评价
【6h】

广州某三甲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干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前言

1.1 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现状

1.2 影响HD患者依从性的原因

1.3 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评估方法

1.4 血液透析患者不依从的危害

1.5 血液透析患者不依从性干预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假设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方法

2.4 资料收集

2.5 干预效果评价

2.6 资料统计分析

2.7 质量控制

第3章 结 果

3.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3.2 调查对象的临床特征

3.3 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关血液透析的知识、态度、行为和服药依从性比较

3.4 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食物摄入量、体重控制和血压的比较

3.5 干预效果的评价

第4章 讨论

4.1 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不依从性问题严重

4.2 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比较

4.3 对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知识的干预效果

4.4 对血液透析治疗相关态度的干预效果

4.5 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4.6 研究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不依从率很高,大大降低透析的有效性,使透析时间延长,医疗并发症增多,病死率升高。因此,如何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干预,来改善患者治疗依从行为,从而提高患者遵医率,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降低HD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的:描述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态度和行为依从性、疾病治疗和药物知识的认知;并探讨患者相关知识与治疗、态度和行为依从性的关系;探索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方案、液体及饮食、服药的依从性的干预方法,评价干预效果。
   方法:采用半随机对照实验,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开展“小组教育”、“肾友会”和“个别指导”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膳食调查、血清学调查。问卷部分:使用自制的血液透析患者行为和态度、自制的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治疗和药物知识的认知量表,对研究对象的治疗、态度和行为依从性、相关知识知晓等进行了调查;膳食调查采用3日食物记录法记录3日的水、能量、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量。血清学检查包括肌酐、钾、磷、血浆蛋白、红细胞、透析前BUN、红细胞比容以及血压等。然后对干预前后,受试对象有关血液透析相关的治疗和药物的认知、水、能量、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量、血清肌酐、钾、磷、血浆蛋白、红细胞、透析前BUN、红细胞比容和血压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干预的效果。
   结果:本研究共招募96名血液透析患者,47例随机分入实验组,49例分入对照组。除文化程度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社会人口学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有关该疾病的治疗知识、药物使用知识和对慢性肾病的态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的血清学指标,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外,其余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同干预前相比,干预措施实施三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受试对象有关治疗知识得分均有增加,其中对照组受试对象的食物知识得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受试对象除高血压知识得分的增加不显著外,其余各项知识得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对象有关药物使用知识得分均有增加,其中对照组受试对象的维生素D和降压药物知识总得分有显著提高,实验组除促红细胞生成素知识增加不显著外,其余各项知识均有显著提高。干预后三个月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受试对象有关血液透析治疗的态度、行为和服药依从性均有改善,其中对照组受试对象对遵守医嘱的态度得分和饮食治疗的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对遵守医嘱的态度和饮食治疗行为有显著提高。干预后三个月,对照组除的水摄入量有所增加外,能量、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蛋白质摄入量减少和收缩压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的水、能量、蛋白质、磷摄入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后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量减少和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三个月对照组受试对象血清钾和转铁蛋白质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血清肌酐、磷和透析前BUN显著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升高,其中血红蛋白由干预前的99.67g/L上升到干预后的108.38g/L,血清磷由干预前的2.13mmol/L下降到干预后的1.81mmol/L,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血液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并提高对该病治疗的依从性。“小组教育”、“肾友会”和“个别指导”的综合措施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血红蛋白由干预前的99.67g/L上升到干预后的108.38g/L,血清磷由干预前的2.13mmol/L下降到干预后的1.81mmol/L,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效应指标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