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中的隐私权保护
【6h】

论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中的隐私权保护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公共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在城市管理和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公共视频监控设施大规模安装和使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之中。从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共视频监控设备动辄成千上万的被安装在公共场所,这些监控设施的安装和使用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工作和人民群众安全、便利的生活都带来了非常有益的作用。但在视频监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和方便的同时,这一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出也伴尘出许多负面作用。从最早的校园接吻案,到情侣地铁偷拍事件,再到深圳居民被偷拍事件,因公共场所电子监控图像的采集和利用引发的隐私权问题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在公共场所安装电子监控设备是否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以及如何用法律的手段规制电子监控设备的安装使用和保护人们的隐私权益。从隐私权开始被人们关注时,隐私权就被局限在了私人、私密的环境中,人们一旦进入公共场所,个人的隐私权就被视为自愿放弃。在隐私权最早被人们重视的美国,在最开始的几十年中,隐私权一直被限制在“屋门之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们自由意识的觉醒和对隐私权的重视,人们的隐私保护诉求不仅仅局限在相对狭小的私人、私密场所。各种高科技产品的问世,也使人们的隐私权在公共场所遭到越来越多的侵犯。人们开始诉求在公共场所也应该享有必要的隐私,其隐私权益也应该得到必要的保护。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公共场所安装图像监控系统对隐私权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监控系统获得的信息。结合我国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的现状,运用相关行政法的原理和民法上关于隐私权保护的原则,提出应该加强对公共场所隐私权的保护,最主要的就是从立法的角度上加强对隐私权利益的保护,逐渐地把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模式从间接保护变为直接保护模式,在未来的《民法典》中也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对公共场所隐私权进行规定。同时针对现阶段我国公共场所图像监控系统设置利用的现状,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利用中的规范和管理,从而使公权力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和隐私权所代表的私人利益能够在这个看似矛盾公共场所下形成某种和谐的相处态势,从法理上理清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界限,规制公权力,合理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益。
   本篇文章主要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现实存在的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加以理论阐述。从隐私权的发展历程结合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公共场所隐私权的界定,总结出公共场所隐私权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对其保护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通过运用辩证的方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从多个视角来分析我国关于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的现状,阐述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建立和健全我国关于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