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6h】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之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食品和食品安全的概念

2.1.2 食品安全监管及监管体制的概念

2.2 风险社会理论依托

2.2.1 风险及风险社会概念

2.2.2 风险社会特征

2.2.3 风险社会结构性失效理论

2.2.4 风险社会责任理论

2.2.5 风险社会预见性理论及制度化理论

2.2.6 风险社会反思现代性理论

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3.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3.1.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3.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及职责

3.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政府监管规制滞后

3.2.2 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3.2.3 食品安全监管重叠,职能交叉

3.2.4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权责不明晰,责任意识淡薄

3.2.5 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化水平较低

3.2.6 行业参与与消费者组织参与力度不够

3.2.7 监管经费投入不足

4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美国“多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2 丹麦“单一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3 以欧盟为代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4 以泰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5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启示

5 风险社会背景下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

5.1 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平台,赋予该机构监督管理职责

5.2 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5.3 明确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力和责任

5.4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5.5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5.6 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召回制度

5.7 增加政府监管投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它既是一个常态管理的社会,也是一个风险高发的非常态管理社会。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空前关注。在风险社会视角下的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了挑战。因此,利用风险社会理论来研究、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该问题的研究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由绪论、风险社会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相关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与问题,世界主要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风险社会背景下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及结语等几部分构成。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规制滞后,监管体制缺乏系统规划,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复执法,监管空白,信息透明度不高,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致使我们的风险反应能力迟滞,食品安全工作的运行不畅,民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出现,是已到来的风险社会的一部分。本文利用风险社会理论和系统思维方法,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找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一个科学、高效和动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有效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