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吡啶共轭联唑类配体的铜、银配合物
【6h】

吡啶共轭联唑类配体的铜、银配合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 言

1.1配位化学的发展

1.2 配合物的合成

1.3 功能配合物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吡啶共轭联唑配体(L1和L2)的合成、结构及荧光

2.1前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L1的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3.1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L2的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

4.1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L1的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

5.1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附录:配体及部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多氮唑类配体的铜/银配合物不仅具有新颖的结构,而且具有独特的发光和催化性质。因此,其合成及性质是当前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全新的吡啶共轭的唑类配体:{3-(2-吡啶基),4-[4-(1,2,4-三氮唑基)],5-甲基吡唑}(L1)和{3-(3-吡啶基),4-[4-(1,2,4-三氮唑基)],5-甲基吡唑}(L2)。旨在通过这些配体在不同条件下与Cu(I)和Ag(I)离子反应得到一系列在组成和结构上可比的配合物。进而,通过比较配合物的结构,得出关于配体的溶剂热化学特征和了解反应条件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然后,通过系统地测定配合物的性质,并探讨配合物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关于配合物的构—性相关性的结论,为设计具有某些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配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上述设想,我们利用L1和L2与Cu(I)和Ag(I)离子的溶剂热反应,得到了十二个新的配合物。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配体和金属离子的类别,我们对这些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性质分章进行了总结。
  在第一章中,我们对配位化学的发展历程、配合物合成方法及影响配合物结构的因素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在功能配合物的性质方面,重点介绍了与本论文主要工作紧密相关的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原理。此外,我们还根据对一个Cu(II)配合物讨论的需要,简单地介绍了半乳糖氧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配位化学模拟。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文所用的两个吡啶共轭联唑配体(L1和L2)的合成、表征、结构和荧光性质。光致发光实验表明:L1和L2都是良好的发光体。尤其是L1表现出了有趣的光致变色行为。
  第三章的内容旨在探讨阴离子对配体与铜离子的溶剂热反应的影响。利用L1与CuI、CuBr、CuCl、CuCN、CuSCN、Cu2O等一系列亚铜化合物的反应,得到了六个混价铜配合物1-6和一个Cu(II)配合物7。文中我们讨论了配体配位范式对铜离子价态的影响以及阴离子对配合物1-6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最后讨论了配合物7对正丁醇的空气氧化的催化作用。
  第四章讨论了L2的四个配位聚合物8-11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这些配合物分别由L2与CuI、CuBr、CuCl、CuSCN的溶剂热反应得到。8-11与混价的1-6不同,其中的铜原子全部为+1价。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以铜卤簇为二级建筑单位的配位聚合物,并都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质。本章内容旨在探讨阴离子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同时探讨发散型配体L2的配位作用与螯合型配体L1的区别。通过比较我们总结出:L2可以作为发散型多齿柔性桥联配体,有利于构筑出具有有趣的结构和良好发光性质的亚铜配位聚合物。
  第五章单独描述了L1的一个Ag(I)配合物{[Ag3(L1)3](12)}的合成、结构以及性质。该配合物的特殊性在于其有一个[Ag(Pz)]3中心以及其对外界刺激(stimuli)敏感的发光性。实验证明:该配合物在室温下受激时,发射出很强的黄绿光。在含氧和不含氧的溶剂中,配合物12呈现出不同的发光特性。
  最后对论文进行概括总结,并展望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